人民網>>軍事>>24小時滾動新聞

讓打仗型人才成為“香餑餑”

梁一鳴

2014年08月25日05:01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讓打仗型人才成為“香餑餑”

  本報訊 特約記者梁一鳴報道:盛夏時節,成都軍區某裝備修理大隊兵分多路,奔赴一線演兵場:雪域高原,綜合保障演練屢歷險境,他們贏得“滿堂彩”﹔紅土高原,裝備實打實修對抗演練困難重重,他們保障有力。該大隊政委唐琳說,面對密集繁重的演練保障任務,之所以能夠應對自如,這是他們堅持培養打仗型人才帶來的可喜局面。

  去年年初,該大隊機加工隊分隊隊長劉琦被破格提拔為隊長。此舉在官兵中引發爭議:劉琦接觸裝備業務時間不長,能否勝任崗位?隊裡的“技術大拿”們會不會認同?對此,大隊黨委用數據說話:裝備實打實修對抗訓練,劉琦探索出戰時快速搶修辦法,比以往節省時間近一半﹔跨區機動演習,他擔任保障分隊長,裝備完好率大幅提高﹔上級組織戰備拉動,他冷靜指揮,完成任務的時間縮短了30%。大隊黨委認為,要讓打仗型人才成為“香餑餑”,劉琦展現出的能力,就是打仗需要的素質,應該把他放在合適的崗位上鍛煉。

  面對日益緊迫的實戰化保障需求,該大隊經過反復研究,出台了《加強新型軍事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和《關於加強和改進營職以下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意見》,明確規定:突出軍事指揮素質和裝備業務技能,把能打仗、會修理作為選拔使用干部的主要依據。

  該大隊按照打仗要求,在人才配置上開動腦筋,優化資源。修理隊隊長周旭東是個經驗豐富的“老裝備”,裝備修理、維護保養和技術革新,他樣樣在行,但對指揮訓練、野戰勤務卻所知不多,大隊黨委在干部調整時專門選派一名從作戰部隊交流過來的“軍事通”和他搭檔,讓他們在相互學習中實現由“單一型人才”向“復合型人才”的轉變。碩士研究生王安理調入大隊后,黨委為他量身訂制了“成才路線圖”:在修理隊學習掌握新裝備維修保養技能,然后到機加工隊學習新裝備操作技能,再前往作戰部隊參與高原駐訓綜合演練,通過每個崗位的學習鍛煉,王安理逐步成長為精通新裝備訓練、操作、維修和保養的復合型人才。

(來源:解放軍報)

分享到: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