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陳毅元帥有詩雲:“難得是諍友,當面敢批評。”對黨組織或是黨員來說,加強作風建設,離不開身邊“諍友”的監督提醒,因為唯有“諍友”才敢說真話、說實話、說批評的話。在一個良好的批評和自我批評環境中,問題什麼時候暴露,批評就能什麼時候展開,不必非要“攢”到民主生活會上。 這種開誠布公的批評,會換來求真務實的作風、黨內融洽的關系,以及上下齊心的動力。
敢於批評的力量哪裡來?來自堅強的黨性。黨員敢於揭短亮丑,把批評當做一種義務、一種責任,站在對黨負責高度上自覺開展批評,體現的是黨性修養和寬闊胸襟。各級黨組織大力營造敢於批評、勇於批評、善於批評的民主氛圍,必然有利於統一思想凝心聚力,推動黨建工作全面發展。
——編 者
陸軍第39集團軍某旅黨委民主生活會——
面對面批評成為“常規武器”
■許章毅 秦 鵬 本報特約記者 向 勇
現場連線①
陸軍第39集團軍某旅黨委注重把專題民主生活會的好作風擴展到作風建設的各個環節,引導黨員干部實現談心交心、開展批評的常態化,以此端正思想、夯實作風。
為兵服務不能干“一錘子買賣”
4月份以來,結合野外駐訓,旅保障部注重為官兵解難題,陸續配齊了流水洗碗系統、野外淋浴棚、自制洗漱架、旱廁換氣扇等裝備,改善了官兵野外駐訓條件,獲得官兵好評。可官兵享受一段時間便利之后,裝備開始出現“自來水管線爆裂,淋浴棚供不上水”等故障,這讓保障部始料未及,隻能臨時聯系技術人員,這樣常會延誤維修時間,官兵意見較大。
此事讓旅黨委“一班人”陷入了思考。“服務基層既要有熱心還要有辦法,怎能因為一時解決了問題而盲目滿足?轉變作風是個長期過程,每一步都要踏石留印。”旅黨委書記、政委谷立峰幾次找黨委常委、保障部長金文聲談心,在開展批評之余,還幫他理清思路,完善了保障基層的配套機制。
今年以來,旅黨委制定措施,發動全旅黨員參加到談心交心活動中,把常態化批評當做加強作風建設的重要方法。大家針對具體人具體事,及時指問題、扯袖子,端正了作風建設始終“在路上”的思想。
作風建設不能有“一陣風”思想
前不久,旅黨委組織基層官兵對機關干部民主測評,旅黨委常委、政治部主任馮安平的測評成績比上個月高出一大截。原因是他近來較好解決了工學矛盾問題,拿出更多時間和精力搞調研幫基層。
馮安平5月份剛上任時,針對自己不了解新單位基層情況的短板,制定了關於下基層蹲點的多條整改措施。那段時間,他一有空就往基層跑,主動為官兵解難幫困,還與四連黨支部結成對子一起研究解決問題。可時間一長,隨著工作任務繁重,馮安平“逛基層”次數明顯少了。連隊黨支部有一次主動找他商量工作,也因為他臨時有事而被取消。在7月份的官兵民主測評中,馮安平隻得到了“良好”的總評。
測評一結束,他所在的機關黨小組就召開了一次黨小組會,黨小組成員就馮安平抓作風建設緊一陣鬆一陣的問題進行了誠懇批評。大家談到,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糾治“四風”決不能“一陣風”。黨員領導干部尤其要把自己擺進去,以一諾如山、高度自覺的態度抓好整改,起到引導示范作用。
虛心接受批評的馮安平認真檢討並改正,在科學處理工學矛盾后,拿出更多時間與官兵打成一片。在他挂鉤幫帶下,四連黨支部工作取得長足進步。上個月,他還積極協調,順利解決了連隊一名戰士黨員家裡發生的涉法問題。
領導自律不能用“差不多”標准
旅黨委常委、副旅長劉懷亮是年初到旅裡代職時。剛來時,他對工作節奏和環境不太習慣,一度產生“代職干部沒必要太較真”的思想,跑基層不太積極,有時開展工作以電話抽查代替下連檢查。有些基層官兵反映,新來的副旅長“電話打得多,真人見得少﹔批評意見多,指導幫帶少”。
一次散步,五營黨委書記孫磊與劉懷亮談心說起了此事。他直言不諱批評說,作風建設永無止境,領導干部要走在前列,必須要求更高標准更嚴,千萬不能抱有“差不多”的思想,更不能因為代職就得過且過。這深深觸動了劉懷亮,讓他重新對代職期間的工作思路和方向進行了定位。
下半年當兵蹲連活動展開后,劉懷亮第一個走進班排。為充分與官兵談心交心,他專門制定計劃,根據官兵作息時間見縫插針談,並利用休息時間整理筆記材料。前不久旅黨委研究《加強黨委班子作風建設12條措施》,劉懷亮結合蹲連調研情況,提出的多條合理化建議被採納。
喀什軍分區紅其拉甫邊防連黨支部激發爭先動力——
及時批評成為“家常便飯”
■本報記者 孫興維 特約記者 毛德海 通訊員 劉 躍
現場連線②
被中央軍委授予“衛國戍邊模范連”榮譽稱號的喀什軍分區紅其拉甫邊防連,長年駐守在海拔4700米以上的風雪高原。連隊黨支部發揚優良傳統,引導黨員骨干以問題為導向開展批評,靠批評促進團結形成動力,成為一座戰風斗雪的堅強戰斗堡壘。
副書記懈怠也要挨批
去年底,連隊參加南疆軍區組織的軍事考核。官兵苦練體能技能,一舉奪得總評第一。
金牌到手,時任黨支部副書記、連長張國亮緊繃多日的神經一下子放鬆了許多。第二天一早,他睡過了頭,沒有按時出現在早操隊列裡。
事情雖不大,但黨員骨干卻個個重視。“榮譽連隊的主官,取得這點成績就滋生驕傲自滿情緒,這樣可不行!”戰士黨員程進義建議開一次黨小組會,及時給張國亮提個醒。會上,大家毫不留情,火藥味十足,“如果大家都鬆口氣,連隊怎麼干”“嚴別人不嚴自己,怎麼讓人服”……本以為“放鬆一下沒啥事”的張國亮在批評中如坐針氈,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誠懇接受大家批評后,張國亮先后在支委會和全連官兵大會上主動開展了自我批評,請大家一起監督他的整改落實情況。從那以后,他一直保持著飽滿的工作熱情。
爭先不該停下來“喘口氣”
通過加強作風建設,連隊所在團黨委機關面貌狀態改觀明顯。前不久,連隊支委、司務長劉彥昆到團裡辦事,深切感受到了這種變化。
回到連隊后,劉彥昆看到個別官兵工作學習標准不高、作風散漫后,坐不住了。在支委會上,他如實談到這次去機關辦事的感受,不客氣地沖著“一班人”開了炮,一口氣批評了“黨支部書記講黨課照本宣科”“黨員干部日常工作示范帶動作用不突出”“支部正副書記在階段性工作之后有鬆懈現象”等問題,說得在場支委個個冒汗。
這次支委會后,黨支部向全體黨員骨干提出“向其他先進黨組織學習”的口號,要求大家把先進性標准落到實處,連隊各項工作因此上了一個台階。劉彥昆坦言:“我們的先進和榮譽,是歷代紅其拉甫官兵艱苦奮斗得來的,決不能因為我們工作不到位而丟掉!”
在批評中淬煉黨性覺悟
去年底,黨支部開展士官選取工作時,有上級領導打電話來要求黨支部“照顧”一名戰士,說隻要報上來,可以不佔連隊指標。
民主測評時,這名戰士得票不高,達不到入圍標准。支委會上,有個別人認為反正上級打招呼了,不如做個順水人情。這種觀點立即成為大家批評的“靶子”。大家在對這種觀點進行批評的同時,還對持有這種不負責任觀點的個別人進行了嚴肅批評。黨支部書記梁超表示,寧願得罪個別人,也不能喪失黨性原則,更不能傷了官兵的心。最終,黨支部頂住壓力,堅持照章辦事,在士官選取中淘汰了這名戰士。
喀什軍分區黨委書記孟祥國告訴記者,近年來,這個連隊黨支部公平、公正、公開開展士官選取工作,選出的個個都是軍政素質過硬、官兵信服的人。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