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瘦削靈活的身影,在拳台上靈活地與對手巧妙周旋,閃轉騰挪,周身裹挾著一股殺氣……
今天下午,青奧會女子拳擊48-51公斤級決賽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行。隨著清脆的完賽鈴聲響起,濟南軍區拳擊隊隊長劉喜臣激動地跳了起來——我軍17歲小將常園以3︰0干淨利落地戰勝意大利運動員泰斯塔,為中國隊斬獲一枚金牌。
常園出生在武術世家,她的祖父、外祖父和父親都喜好習武,她也從9歲就開始練習武術,11歲時被石家庄市體校跆拳道教練看中,改學跆拳道。一年后,常園改練拳擊。17歲時,她應征入伍成為濟南軍區拳擊隊的一名隊員。常園表示,剛開始接觸拳擊時,只是覺得拳擊動作很酷,如今這項“勇敢者運動”賦予她更多的,是作為一個軍人為國打拼的自豪和榮光。
對於軍隊拳擊運動員來說,拳台就是陣地,比賽就是戰斗。今天置身於青奧會這個國際賽場,常園更是表現出一名軍人頑強的本色。隊長劉喜臣介紹:“今天常園不僅打出了‘智’氣,比賽中靈活運用勾拳、直拳、擺拳,或靈活格擋,或大膽出擊,更打出軍人的士氣和霸氣——在四個回合中她都以明顯的優勢壓倒對手。可以說常園今天的完勝,不僅勝在靈活的技戰術運用上,更勝在扎實的比賽作風和頑強的戰斗精神上。”
苦練、巧練加精練是常園這位拳壇“新星”迅速升起的秘訣。常園在國家隊的教練是世界冠軍、女子職業拳王張喜燕。在國家隊集訓期間,通過張喜燕的悉心教導,常園的技術水平突飛猛進。特別是國際比賽採用10分制計分方法后,相比以前更強調對抗性,為更快地適應新規則,常園配合教練進行對抗強化訓練,賽前多次與教練共同研究對手的比賽錄像和技戰術特點,制訂多套技戰術方案。賽前常園還遠赴高原進行體能強化訓練,這為她在比賽中擁有強大的體能儲備打下堅實基礎。
盡管曾獲得2013年女子拳擊世青賽50公斤級冠軍,但一場刻骨銘心的失利,讓她體會到拳壇生涯的不易。在今年5月進行的拳擊世青賽暨青奧會選拔賽中,常園由於沒有調整好狀態,發揮失常,輸給了昔日的手下敗將。盡管最終還是憑借外卡獲得青奧會入場券,但這次失利給她帶來極大的觸動。
“軍人要有必勝的堅定信念!”暫時的失利和低谷並沒有阻止常園追夢的腳步。今天的決賽中,她以完美的表現証明了自己的實力,“我將從零開始,向新榮譽、新高度發起沖擊,為國家爭光,為軍旗增輝。”
(本報南京8月26日電)
上圖:裁判宣布常園(右)獲勝。
新華社發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