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夜戰,曾經是我軍克敵制勝的法寶,曾讓對手感嘆“月亮是中國人的”。
夜戰已經成為現代戰爭的主要作戰樣式。特別是優勢一方憑借先進的夜視裝備,實現夜戰場“單向透明”,全面掌控夜戰主動權,這給我軍打贏未來夜戰帶來了嚴峻挑戰。
今年年初以來,第27集團軍某旅緊緊抓住擔負全軍夜訓試點這一契機,著力探索信息化條件下夜間實戰化訓練的方法路子,深入研究現代夜戰制勝機理,主動作為創新夜訓組訓模式,探索總結了10余項新訓法新戰法,檢驗論証了上百件革新器材。
累累碩果的背后,有收獲更有思考。近日,記者來到該旅採訪,探尋他們探索信息化條件下夜間實戰化訓練的曲折歷程。
夜訓不是把白天的訓練放在夜間——
夜訓年年抓為何“欠賬”一籮筐
那一次令人扼腕嘆息的演練結果,讓該旅“夜老虎連”至今記憶猶新——
夜訓試點任務下達該旅后,上級計劃組織一場夜間分隊檢驗性對抗演習,以考察部隊夜戰水平,把准試點任務“脈搏”。消息傳來,該連官兵主動請纓,因為這個連隊有著光榮傳統:1964年全軍大比武,他們在夜間射擊課目中一舉奪魁,被授予“夜老虎連”榮譽稱號。
幾十年來,該連官兵始終以此為榮。作為聞名全軍的夜戰連隊,他們本想續寫輝煌,孰料,戰斗剛一打響,情況就有些不妙:
連隊列裝的大部分夜視器材竟像患上了“夜盲症”,連對手的影子都看不到。反觀對手,卻像長了“貓眼”似的,任憑連隊怎麼隱蔽偽裝,對手總能輕鬆將他們鎖定……
直到演練復盤,該連官兵才恍然大悟:對手裝備了一批新型夜視器材,在他們近距接敵展開攻擊之前,對手便已利用先進的夜視裝備將他們鎖定。
此事在全旅引發沖擊波。機關基層座談會診,不少問題一一曝光。
——練打仗意識淡化。“和平兵當久了,腦子裡鬆了‘打仗’那根弦。”一些官兵坦言:打仗輪不到、裝備用不上、夜視器材又缺少,搞不搞夜訓意義不大。
——保安全思想作祟。“風險高的、難度大的課目,寧可不訓,也不能出事,保安全思想直接影響夜訓質量。”作訓科科長劉宏偉直言不諱地說,一次夜訓出現了小意外,就讓全旅訓練暫停一周搞整頓,官兵訓練畏手畏腳,難有成效。
——等靠要問題嚴重。“坐等上面的‘指揮棒’,不能主動出擊研究訓法戰法,致使夜訓年年重復上一年級。”一位旅領導深刻反思后認為。
你一言,我一語,層層剝開了夜訓“欠賬”的痼疾所在。
“‘當兵打仗、練兵打仗’的思想立不起來,戰斗力標准就落不下去。”旅領導的話一語中的。夜訓不是把白天的訓練放在夜間,信息化條件下夜間實戰化訓練到底如何破解組訓、考評、保障等難題,消除夜訓“欠賬”,需要各級轉變思想,協力攻關,共同研究探索制勝機理。
過河先要解決“橋”和“船”的問題——
給“夜老虎”換新牙
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仗怎麼打,環境條件就應該怎麼建。8月中旬,太行山麓某綜合訓練場。趁著夜暗,一場加強摩步連夜間進攻戰斗對抗演練再次拉開帷幕。
此次演練不一般:參戰紅方官兵除了按要求戰斗著裝外,還佩戴了人裝電子身份標簽和定位傳感器。相比之下,參戰藍方竟無一兵一卒!饒是如此,紅方官兵卻不敢有絲毫怠慢,一招一式都按實戰要求規范戰術動作,生怕出現差錯。
沒遇見作戰對手,官兵為何還如此小心翼翼?“藍方其實是按戰術要求配置的靶機,不僅能夠模擬實體人員裝備對紅方實施攻擊,還能夠將系統生成的對抗裁決指令實時傳送導演部,並以聲音、燈光和發煙等形式反饋給參演人員。”演練指揮大廳內,在此督戰的副旅長劉鴻麟向記者揭開謎底。
年初以來,他們積極協調上級,與7家科研單位合作,建立起了一個具備隨機導調、實時顯控、模擬交戰、精確裁決的“分隊夜間戰術綜合訓練場”,解決了訓無環境、練無對手、評無手段的難題。
提高夜戰能力是一個系統工程,營連不能老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過去,不少單位認為夜訓“組織難度大、不願訓,保障條件差、訓不了,作戰研究淺,訓不實,風險系數高、不敢訓,考評力度小、訓不嚴”,導致夜訓水平還停留在“高抬腿、低貓腰、輕落腳”的低層次,已完全不能適應信息化條件下的夜戰要求。
“一味等待夜戰裝備配發,必然耽誤大事﹔消極等待戰事來臨再訓,必然一敗涂地!”給“夜老虎”換新牙,面對部隊夜戰能力的差距,該旅黨委圍繞信息化條件下夜間訓練訓什麼、怎麼訓、如何保等問題,主動作為,聚力攻關,整合上千個夜訓課目、創新20余項新訓法戰法、革新數百件夜訓器材,從單兵到各個層級,從戰斗到保障各個專業,構建了全員額、全要素、全裝備、全過程的夜戰訓練體系,找到了戰斗力提升的節點。
夜戰隻有與戰場對接,才能不斷實現新跨越。這次對抗打到凌晨,依然十分激烈。穿梭在演練場,記者發現,以往大規模群隊攻城略地的壯觀景象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三五成群的進攻小組出擊奪要。新的作戰理念催生新的戰法,夜間進攻戰斗正由兵力一線平鋪、火力全面覆蓋,向小群多路、精擊要害的方式轉變。
不能讓喚醒的“夜老虎”再打盹——
讓“夜老虎”威風長在
“讓‘夜老虎’威風長在,是一場持久戰。”談及夜戰夜訓,雖然取得了一點成績,但該旅領導仍是憂心不已。
大力破除訓練場上的形式主義,是該旅此次試點任務中的一大亮點。記者了解到,為把夜戰問題研究透,該旅黨委要求:不怕暴露問題、不怕追究責任,堅決杜絕以新的形式主義掩蓋形式主義。
最直觀的變化,體現在夜訓場的角角落落。戰術射擊訓練,刪減所有操場化環節,口令隻剩“准備戰斗”和“攻擊前進”,其余戰斗進程全由射手臨機掌握﹔紅藍對抗演練,摒棄以往的“左手打右手”,戰術及兵力運用全由雙方指揮員決策定奪……
“不怕暴風雨,就怕一陣風。”記者發現,與“紅十連”指導員孫文祿一樣,存在同樣憂慮的官兵有很多。不少官兵反映:目睹了夜戰能力大幅提升帶來的顯著變化后,有的人開始沾沾自喜,研戰訓練的勁頭小了﹔隨著試點任務進入尾聲,有的人訓練鬆了勁,喚醒的“夜老虎”又有了打盹的跡象……
面對辛勤付出換來的累累碩果,官兵們考慮更多的是如何將實戰化訓練成果保持和延續,如何讓“夜老虎”威風長在。
該旅黨委秉承“打贏先打假,治訓先治虛”的理念,緊盯細節糾偏打假,做出了不少有益探索。他們制訂下發《信息化條件下夜間實戰化訓練實施意見》,從端正思想認識入手,廣泛開展討論交流﹔發揮黨委訓練監察作用,設立基層訓風監督員,發動官兵查找揭露訓風演風考風的具體問題﹔創新以考促訓考評方式,推行訓考分離,將原來的按級跟進考核改為越級定期考核,切實把人員逼進訓練場,堅決把不實訓風趕出去。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實戰化訓練理念樹得有多牢,‘夜老虎’的威風就能長多久,我們有信心擔起現代戰爭對‘夜老虎’的長久考驗。”該旅參謀長於祥習的話引發了大家的共鳴。記者感到,這正是該旅官兵對奪回“明天的月亮”的使命與擔當。
上圖:夜間訓練 劉紅成攝
沙場視點
奪控“制夜權”任重道遠
■張三忠
近年來,分析研究我軍“夜老虎”傳統優勢所面臨困境的文章常見報端。全軍各部隊也紛紛投入巨大精力,積極研究透明夜戰場上“仗如何打,兵怎麼練”。然而,奪控“制夜權”不可能一蹴而就,這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潛下心來研究,做好打持久戰的准備。
《孫子·謀攻篇》中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縱觀我軍部隊夜訓現狀,其脫離實戰化軌道的根源眾多:有的人惰性太強不想訓練,疏於對現代戰爭的學習、研究和思考,怵於夜訓組織復雜、保障難度大,導致夜訓無所作為﹔有的人抱怨裝備太差不願訓練,認為我軍現有夜視裝備無法與敵先進夜視器材對抗,消極等靠武器裝備改善﹔有的單位人才短缺,懂原理、會教學、能組訓的人才匱乏,制約部隊夜訓落實﹔還有的領導“談夜色變”,把保安全和提高訓練質量對立起來,導致夜訓始終難有新突破。
如今,絕大多數部隊指揮員深諳夜訓的重要性。抓夜訓必須要樹牢“當兵打仗、練兵打仗”的實戰思想根基,在打基礎、謀長遠上下功夫。要科學繼承傳統,創新學習前人實戰中獲取的經驗,破解夜間訓練高耗低效的訓練難題。要注重戰法創新,深入思考戰役、戰術層面的制勝之策,及時將戰法理論成果納入夜訓實踐環節。要健全訓管機制,建立科學有效的夜訓運行和監督機制,著力在實戰化訓練考評、保障機制、人才培養等方面提供制度保証。隻要緊緊牽住實戰化這個“牛鼻子”,久久為功,奪回“制夜權”就指日可待。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