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刘沛笈、特约通讯员赖文湧报道:“砰、砰”两枚信号弹照亮夜幕下的演训场,各式枪弹呼啸着划破苍穹,直落“敌”目标区域……7月下旬,南京军区某团一场夜间阵地进攻战术演练拉开战幕,由多兵种组成的合成步兵营利用夜色的掩护向“敌”阵地发起攻击。该团团长王海涛告诉笔者,今年以来,他们着眼实战规范细化夜训内容,加大夜训强度难度,逐个课目、逐个环节抓好落实,部队整体夜战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要想夺取‘制夜权’,就要训强训精夜战技能,练实练活夜战战法。”该团领导介绍,以往组织夜训,存在简单课目重复训、复杂课目绕着训、训练内容难落实等影响战斗力生成的问题。今年以来,他们以上级赋予的合成营夜间训练试点任务为契机,制订了《年度夜训实施意见》等规定,对全团各类专业近百个夜训课目进行统一梳理,大力开展火力打击、隐蔽渗透、指挥通联、阵地防御等课目的训练,锤炼官兵在夜暗条件下的组织指挥和技术操作能力,并结合训练进程,组织定期考核和随机考核,检验夜间训练效果。
夜训有了度量衡,夜战有了胜算。据了解,该团今年夜间技战术课目训练比重较以往增加了30%,难度也相应加大,先后总结出了夜间渗透侦察、夜间协同攻击等10多条新战法。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