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東平原東南麓,豫皖兩省接壤處的沈丘縣,是一座冉冉升起的工業新城,被譽為河南省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的“試驗田”。
身處“經濟試驗田”,不忘答好“國防考題”。沈丘縣縣委書記、人武部黨委第一書記皇甫立新2012年8月上任以來,帶領軍地有關部門踐行軍民融合發展理念,借力經濟發展優勢資源,推動武裝工作躍上新台階。他先后被評為河南省關心支持國防建設“十佳人物”和“黨管武裝先進個人”。
1 近年來,沈丘縣經濟建設連攀新高,每年都有大量招商引資項目落戶,形成涵蓋電力、電子、機械等產業的工業園區,“樓宇經濟”迅速發展起來。
面對生機盎然的經濟發展活力,皇甫立新意識到其中蘊含著巨大的國防潛力。以往民兵編組點多線長,人難找、兵難用。現在,“樓宇經濟”為民兵工作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為什麼不借梯登高呢?
皇甫立新在與縣人武部領導商量后,大膽提出在“樓宇經濟”中建設“立體民兵”的新思路。在他的支持下,縣人武部於2012年底出台《加強城市新區民兵組織建設的意見》,將民兵編組范圍向工業園區延伸,挂牌成立武裝部,配齊民兵干部﹔借助“樓宇經濟”的人力、科技等優勢,編組了通信搶修、水熱氣搶修、電力搶修等民兵應急分隊,民兵隊伍素質大幅提升,成為民兵工作新名片。
2 隨著城鎮化建設不斷推進,縣域經濟快速增長,退伍兵進城就業人數越來越多。
皇甫立新認為,退役士兵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寶貴財富,一定要管好用好。他提出要探索城鎮化建設中的“管兵之法”,在加強管理中提高凝聚力和戰斗力。在他的要求下,人武部和縣委宣傳部等單位專門研究教育方案,結合退役士兵返鄉、國防教育日、八一建軍節、民兵整組等重要時機,深入退役士兵集中的企事業單位開展面對面教育。去年,該縣國防教育基地落戶退役士兵服務中心,使退役士兵有了集中教育的場所。
縣人武部政委汪守保告訴記者,今年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該縣依托設在22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和34家大型企業的退役士兵服務站,開展退役士兵思想、工作、生活矛盾問題“大排查、大化解、大走訪、大解難”活動﹔探索出“了解退役士兵在哪裡、想什麼、干什麼、有什麼問題需要解決”的“四個了解”工作法。
3 記者在沈丘縣採訪時得知,今年該縣報名應征人數達1100多人,是征集任務的兩倍多。
作為一個農業大縣和工業新城,沈丘縣前幾年在征兵工作中也曾遭遇困境。為破解難題,皇甫立新親自主導推出“進企業、進校園、進鄉鎮﹔上電視、上燈箱、上櫥窗”的國防教育“三進三上” 活動。記者看到,在縣城主要街道兩旁的路燈上,懸挂有多幅宣傳國防建設的公益廣告﹔連商店的電子牆宣傳欄,都在滾動播放征兵信息。
在皇甫立新看來,每年的征兵工作是對全縣領導干部的一次“大考”。據縣人武部部長劉永軍介紹,今年征兵工作展開前,皇甫立新協調縣委主要領導召開廉潔征兵工作專題會議,要求全縣40多名副縣(處)以上領導干部公開承諾:不給人武部遞說情條子,不打干擾電話,不照顧私人關系。
近年來,一些大型企業紛紛來沈丘投資,用工數量激增。面對人力資源“爭奪戰”,皇甫立新明確要求: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他還帶領人武部干部到20多家企業協商,一面動員企業員工參軍,一面推薦退伍士兵補充進來。一進一出,既提高了兵源質量,又彌補了“用工荒”,縣人武部多次被評為“征兵工作先進單位”。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