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打破干部、戰士“二元制”,營連增設士官長,真正實現官兵分訓

士官長:軍中“教頭”初長成(國防視線·聚焦軍隊改革系列(1)·士官長制度改革)

——沈陽軍區陸軍第39集團軍某步兵旅探索士官長制度改革紀實(上)

本報記者 蘇銀成
2015年01月04日05:4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三營士官長孟祥士(右)正在輔導戰士進行捕俘訓練。
  向 勇攝

  二營士官長徐登波(左)對戰士進行戰術訓練考核。
  郭 勇攝

  按照軍委總部部署,陸軍第39集團軍某步兵旅擔負全軍士官長制度試點工作,36名營連士官長於2014年12月9日正式走馬上任。擔負試點任務的該旅,曾是1998年全軍士官改革制度和2008年深化士官制度改革的先行試點單位。試點任務期間,他們深入分析士官長職能需求,為士官長科學准確定位制定了一整套培養、選拔、任用、考核機制,為全軍士官長制度推行探索了方法、積累了經驗。近日,本報記者深入該旅,揭開了士官長改革的神秘面紗。

  ——編 者 

            

  寒冬時節的東北,滴水成冰。第39集團軍某步兵旅火熱的訓練場上,組織訓練的不是營長、連長、排長,卻是一批佩戴四級軍士長、上士等軍銜的士官,“兵教頭”的親身示范、嚴摳細訓,讓人眼前一亮。

  該旅旅長馮忠國介紹說,他們是這次士官制度改革試點誕生的新一批士官長,有了他們,軍官可以集中精力練指揮、練打仗,真正實現官兵分訓,對於軍隊建設來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頂層設計,一切改革都聚焦戰斗力標准

  連隊有連長、指導員、副連長、司務長,還有排長、班長,緣何還要配備士官長?2014年年初,剛剛接到試點任務的該旅步兵三營官兵,一開始有些不解。當認真研讀上級的相關規定后,步兵三營營長崔雙深有感觸地說:“設置士官長不僅很重要,而且很必要。”

  去年年初,他們進行了深入的調研,炮兵營火箭炮連連長丁廣立說,“連隊大小專業10多個,骨干力量還比較薄弱,組訓基本靠我一手抓,連隊訓練抓得不錯,可自身訓練卻欠了賬,在旅裡組織崗位練兵比武時,我差點成倒數,雖說要官兵分訓,可戰士沒個牽頭的,真是分不開。”

  該旅負責管理工作的副旅長白鐵軍回憶說:“多年來,我軍施行干部、戰士‘二元制’,雖然干部骨干隊伍齊全,但吃喝拉撒睡基本還是靠主官一手抓,繁雜的事務讓干部學軍事、學指揮、學科技的時間大大縮短,直接影響戰斗力提升!如果增設士官長,很多問題將不攻自破。”

  接到試點任務通知后,旅黨委非常重視,常委會上,旅黨委書記楊春文提議,“要想完成好士官長制度改革,首先要完成思想認識上的轉變,增設一個士官長,對基層來講‘牽一發而動全身’,必須加強頂層設計。”

  頂層設計,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定位和擺位?該旅黨委感到,士官長制度的試行,是適應新形勢下部隊細化分工體系、強化領域職能、密切內部關系,進而提升戰斗力的一項重要舉措。依據這樣的定位和擺位,應該稱之為“主官的助手,士兵的領導”。

  有了定位,還要有職責。該旅明確了營(連)士官長擔負的職責,即在本級主官領導下,抓好以日常管理和訓練為重點,兼顧訓練中的思想、保障等工作,尤其是在單兵訓練及班組訓練階段,基本由士官長負責,真正實現官兵分訓﹔連士官長還要在連主官領導下,指導排長做好士兵的日常訓練、管理等工作。此外,還要協助主官對士兵進行經常性教育、管理,承辦請銷假、探親休假等日常事務。

  士官長的設立,讓軍官處理繁雜事務的時間少些,練指揮、練技能、練本領的精力多些,這符合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准。據旅作訓部門統計,在2013年年底的復補訓階段,軍官的訓練時間比以往增加了34%,同樣課目同樣階段的考核,優良率就已經比以往提升了6個百分點。

  嚴格選拔,一批優秀的士官長脫穎而出

  “要像選拔營連主官那樣,嚴格選拔士官長。優中選優,寧缺毋濫。”這是2013年年初,該旅一次常委會上達成的共識。

  白鐵軍介紹,為能真正把士官長隊伍選准配強,他們專門成立宣講團,圍繞士官長是什麼、做什麼等問題在全旅巡回宣講,積極營造聲勢。專門成立領導小組,研究確定了政治思想、指揮素質、管教能力、作風形象、經歷經驗、文化水平等6個方面選配標准,明確了“六公開”“六優先”“十不選”的選配原則,以及“個人申請、民主評議、基層推薦、機關考評、三級聯審、集中培訓、任前公示、黨委審批”等8個選拔步驟。

  “這名士官學歷達不到大專以上,雖然很優秀,但還是建議不選!”“這名士官民主評議結果靠后,盡管是訓練尖子,建議也不選!”這是該旅自創的一套“三級聯審”機制。旅、營、連三級代表坐到一起,根據基層推薦排名、民主評議、機關考核成績、政治考察、體檢等5個方面,全旅74名預選對象排大榜。從頭至尾,逐個選拔,三級分別提出意見建議,最終36名士官長脫穎而出。

  杠杠定得高,才能選得好。據該旅政治部主任尹偉介紹說:“這36名士官長個個是新一代‘四有’軍人,基本上每個人都有三等功以上獎勵,在各自崗位都是過得硬的尖兵、叫得響的標杆。”步兵三營士官長孟祥士曾先后被評為全軍優秀士官人才獎三等獎、軍區“特戰精兵”、集團軍“優秀一線帶兵人”,個人4次榮立三等功,連續8年被評為“優秀士兵”。很多戰士表示:“他的榮譽証書摞起來能近一米高,讓他當我們的士官長,我們既佩服又信服!”

  發揮優勢,“兵教頭”在磨練中健康成長

  “任士官長后,我一定按照職責分工,扎實工作、認真履職。” 孟祥士任職時說。2013年12月9日,隨著旅長馮忠國宣布任職命令,36名士官長在代職幾個月后,正式走馬上任了。

  如何開展好士官長工作,讓士官長作用最大發揮?步兵二營軍士長徐登波深有感觸地說:“士官長就要當好軍事訓練導航儀,思想工作強心劑,日常工作管理員,密切關系黏合劑,預防事故安全員。”

  通信連指導員戶永超說,在前不久的士官套改晉級工作中,連士官長的紐帶作用就得到了充分發揮。連隊眾多專業班長涉及選改,3名主要專業班長,一人因年齡大、一人因傷病、一人因家庭原因同時選擇離隊。士官長馬英蛟主動貼上去,幫助他們理思緒、解難題、拉家常,講清部隊發展前景,成功幫助連隊留住了專業骨干力量。

  步兵三營士官長馬田,不僅是專業訓練骨干,更是眾多戰士的知心大哥。2013年6、7月份,戰士小石一心想要回家,打算提前退役,連隊干部骨干輪番上前做思想工作,可效果並不明顯。后來,馬田主動靠近他,終於摸清了離隊的真正原因。馬田一方面聯系小石家庭,做通家屬工作,一方面主動與小石多次談心,分析去留利弊,協調連隊給他批了事假處理家事。幾個回合下來,小石像換了個人一樣,2013年年底還被評為“訓練標兵”。

  做戰士的知心人,更要做貼心人。前不久,步兵四連戰士小張有些悶悶不樂,因為腳干裂疼痛,五公裡成績考核明顯退步,還受到了骨干的批評。士官長張千得知他用了很多藥不見效后,托人從老家的中醫那裡調配了治干裂的偏方,郵寄過來后明顯好轉,小張非常高興,訓練成績明顯提升。

  據作訓科科長沙明珠介紹,這幾天,旅裡正在籌劃新年度訓練安排,今年上半年的單兵訓練和班組訓練,基本都是由營連士官長牽頭,預想是為營連指揮員提供更加過硬的戰斗員,為下半年演訓打好專業基礎。

  據軍區軍務部門介紹,在總部機關指導下,該旅制定了《士官制度實施細則》《營連士官長選配實施方案》《士官長培訓教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為全軍士官長制度改革摸索了方法、積累了經驗。


  《 人民日報 》( 2015年01月04日 06 版)
(責編:崔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