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塑造新形勢下我軍良好形象

郭江山

2015年04月13日03:38  來源:中國軍網
 
原標題:著力塑造新形勢下我軍良好形象

  軍隊形象是一支軍隊的外在表現、內在精神在公眾心目中形成的綜合印象和總體評價。它是外界對於這支軍隊的觀感,是軍事軟實力的重要名片。良好的軍隊形象既能使軍人產生自豪感和歸屬感,從而振奮軍心、凝聚士氣,增強部隊整體的意志力和行動力,又能為軍隊建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軍隊形象離不開自身的錘煉打造和實際表現,也離不開積極而精心的塑造。新形勢下我軍形象塑造須處理好三個關系。

  一是處理好軍隊形象目標與軍隊建設目標的關系。軍隊建設目標與軍隊形象目標是一致的,前者決定后者,后者反映前者。建設什麼軍隊,就塑造和傳播什麼形象。鄧小平同志曾經說過:“軍隊要像軍隊的樣子。”“軍隊的樣子”不只是面子,而是面子裡子都要有樣子。面子是裡子的外化。內功沒練好,面子再好,也是繡花枕頭一包草。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習主席提出的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我軍形象塑造的目標,始終緊扣“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這一主題謀篇布局。我軍作為一支新型人民軍隊,素以英勇善戰著稱於世。但由於幾十年不打仗,“和平積弊”潛滋暗長,人民群眾對軍隊還能不能打仗非常關注。因此,面向社會公眾,應著力展示我軍破除積弊,牢固樹立戰斗力標准,狠抓實戰化訓練的實際舉措,使“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良好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軍隊的信任感和認同感,更加支持和擁護國防和軍隊建設。

  二是處理好塑造現實形象與傳承歷史形象的關系。軍隊形象是相對穩定與發展變化的辯証統一體。每一支軍隊都有自己的傳統與秉持的核心價值觀,歷史形象就是其核心價值觀、傳統、精神和作風的集中體現。公眾總是習慣根據記憶中的印象,尤其是一支軍隊在以往戰爭和軍事活動中的表現來看待評判其在現實中的作為。因此,軍隊形象塑造離不開歷史形象的支撐,在某種程度上,現實形象是歷史形象的投射。我軍歷史形象的形成源自我們民族的文化傳統,源自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之后形成的政治文化,深刻揭示這種文化對我軍歷史形象形成的影響,並對新形勢下我軍形象塑造提供文化的力量,是研究軍隊歷史形象的一個重要課題。在實踐中,可以通過倡導民間籌建專題性紀念館,設立烈士紀念日、公祭日,扶持對塑造我軍歷史形象有突出貢獻的原創性文藝作品等方式,進一步拓展我軍歷史形象的展示途徑,增強現實形象塑造力。

  三是處理好維護正面形象與矯正負面形象的關系。塑造新形勢下我軍形象,既要維護正面形象,又要矯正負面形象,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就維護正面形象來說,一方面要教育引導廣大官兵以實際行動積極展示和自覺維護軍隊良好形象,為人民軍隊增光添彩﹔另一方面,在信息傳播移動化浪潮下,軍隊新聞媒體應主動介入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盡可能地開通更多的軍隊官方公共賬號,佔領社交媒體陣地,實現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協調聯動,借助全媒體平台大力宣傳軍隊正面形象。就矯正負面形象來說,要建立健全網絡涉軍輿情應對工作機制。一是依托軍隊宣傳主管部門、軍隊信息化建設管理部門、軍隊媒體和相關院校,負責涉軍輿情日常跟蹤搜集與分析研判,及時上報相關輿情,擬制處置意見以供決策參考。二是制定完善涉軍輿情的突發應急機制,從組織架構、應對程序、方法手段等方面,做好包括輿情應對、事件處置和善后協調等各個環節的工作。三是進一步優化輿情引導機制。在實時監測和准確研判輿情性質與走勢的基礎上,或在第一時間主動通報事件情況和重要信息,讓公眾及時了解真相,消除信息噪音,為正面引導輿論創造條件﹔或通過主動解釋、澄清和疏導,引導輿論朝著正確方向轉化和發展,最大限度地降低對我軍形象的負面影響。

  (作者單位:西安政治學院)

(來源:中國軍網)

圖片聚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人民時評)
  2.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公告
  3.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4.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
  5. 人民網評:要始終堅持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