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15日電 (記者張曉鬆、郭麗琨)國務院新聞辦15日發表的《西藏發展道路的歷史選擇》白皮書說,西藏絕大多數人口擺脫了延續上千年的貧困,基本達到了小康生活水平。在國家統計局、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和中央電視台聯合舉辦的“CCTV經濟生活大調查”中,拉薩市連續5年被評為中國幸福指數最高的城市。
2013年,西藏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07.67億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578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023元。2006年以來實施的農牧民安居工程全面完成,46.03萬戶、230萬農牧民住上了安全適用的房屋。農牧民人均居住面積達30.51平方米,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達42.81平方米。人口大幅增長,2013年達到312.04萬人,人均預期壽命為68.2歲,分別是20世紀50年代初期的三倍和兩倍。
西藏在全國率先實現學前教育、城鄉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15年免費教育,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59%,初中毛入學率達到98.75%,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72.23%。基本掃除了青壯年文盲,15周歲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8.1年。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建立,現有醫療衛生機構6660個(含村衛生室)。以免費醫療為基礎的農牧區醫療制度覆蓋全體農牧民,政府經費補助標准2014年提高至年人均380元。在全國率先實現城鄉居民免費健康體檢。
(來源:中國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