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文化內涵”

李志遠

2015年04月16日04:18  來源:中國軍網
 
原標題:何謂“文化內涵”

  據媒體報道,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喻國明說,“文化到底是什麼?近期看到了一個很靠譜的解釋,說文化可以用四句話表達: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須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此言誠哉!這四句話表達,無疑會得到眾多人的共鳴和認可,因其凝練而真切地道出了文化的內涵。

  有些人,簡單地將文化與學歷畫上等號,拿個文憑,就以為自己是有文化的人了。這顯然是誤解。更有些人,有了點權,有了點錢,有了點名,就自詡為有文化的人,處處吹噓標榜,動輒以此唬人。其實,以文化的內涵為標准,逐條衡量檢視一下,便可現出“廬山真面目”——

  如果你憑借手中的權力,出了本書、搞了些創作、辦了個畫展或書法展之類,目的是為自己的外觀涂上一層引人注目的油彩,嘩眾取寵,以便撈取什麼資本,那你隻能算是冒充斯文、褻瀆斯文,而與植根於內心修養的有文化的人,有雲泥之別。

  如果你是迫於外力,“不敢腐”、“不能腐”,而並非自覺的“不想腐”,抱著僥幸心理,忘了“伸手必被捉”,一有機會便掙脫“籠子”,腐相畢露,肆無忌憚,甚至到了懸崖還不勒馬,你顯然與有文化的人南轅北轍,至多算個“能官”,而說你看風使舵、投機取巧,似乎更為貼切。

  如果你心目中壓根兒沒有約束和紀律的位置,隻想“天馬行空”,旁若無人,隨心所欲,想怎樣就怎樣,遇上“不要”、“不准”、“不得”的紅燈,就大呼小叫“管得太多,沒自由啊”等等,試問,你像個有文化的人嗎?

  如果你想以“捐善款”之名,來提升自己的名望,從而獲得更多實惠,卻不是“達則兼濟天下”,沒有憐憫之心,不是為弱者著想的善良,那麼對不起,你也不能算是有文化的人。充其量,你是在商品交易原則驅使下偶爾做點“好事”而已。

  為什麼要做有文化的人?其意義可能有十條八條,但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愛因斯坦曾說的:“第一流人物對於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大,即使是后者,它們取決於品格的程度,也許超過通常所認為的那樣”。這就向我們昭示一個道理:人的品格是第一位的,才智是第二位的,才智也離不開品格。而品格是文化內涵中的應有之義,真正的文化內涵,是要有品格、有修養。因此,想成為“第一流人物”,首先得是個有文化的人,是個品格修養過硬的人。

  有人可能會說,文化這玩意兒,標准太高、太嚴了,令人望而卻步,想要“達標”做個有文化的人,真有點“蜀道難”的感覺。其實,沒有攀不上去的高山,重要途徑之一,就是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

  多讀善讀好書,可以改造思想,陶冶情操,升華人格。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和高尚的人談話,久而久之,則會產生“近朱者赤”的良好效應。仔細想想,那些入心入腦以至成為我們人生航標的佳句名言,諸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則徐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等等,都從何而來呢?自然是與讀書密切相關。“腹有詩書氣自華”,其道理也正在於此。

(來源:中國軍網)

圖片聚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人民時評)
  2.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公告
  3.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4.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
  5. 人民網評:要始終堅持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