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可任性,但要有韌性

余素夫

2015年05月13日06:07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絕不可任性,但要有韌性

  “有錢不可任性”“有權不可任性”,這是時下的流行語。任性就是一個人恣意放縱、為所欲為,憑著性子說話做事。人是社會生活中的人,必須遵循社會生活規律和處事規律,總是任性,難免要碰釘子、吃苦頭。對於領導干部來說,就更不能任性。因為領導干部要對工作進行決策和指導,其行為已不代表個人,而是代表一級組織,事關一個單位或部門的建設發展成敗,恣意放縱、率性而為必然把事情辦得很糟。

  有人說,領導干部“不可以任性,但要有韌性”。這話有道理。任性與韌性乍看確有接近之處,任性既有恣意的一面,也是執著和堅持的一面。韌性則在外力壓迫下,有著頑強持久的耐力和堅忍不拔的恆勁,堅持不懈,不屈不撓。但仔細琢磨,則不難發現,這兩者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任性,是沒有原則、不講規律、不計后果的恣意妄為,其行為越持久,對后果越不利﹔而韌性則是在正確目標引領下,以執著的精神和理念向前奮進,表現的是一種堅忍不拔、一往無前的精神狀態。比如,我們開展一次軍事活動,如果領導很任性,那就是跟著感覺走,憑臆想來展開,甚至不顧各方意見,想怎麼干就怎麼干,其結果可想而知。而有韌性則不是這樣,軍事活動目標明確,指向清楚,舉措得當,一門心思朝著目標努力,即使遭遇困難和挫折也不回頭。我們需要的無疑是這樣的韌性。又比如,一個人的成長,倘若很任性,就會不講自身條件,不顧社會現實,不看未來需要,想干什麼就干什麼,就像《庄子》中說的那個叫朱泙漫的人,為了與眾不同,散盡千金家產,用時三年,一心學屠龍之技。誰都知道,這個世界根本沒有真龍,屠龍之技練得再強也沒有用。而富有韌性的人則不一樣,在尊重客觀實際的基礎上,科學選定奮斗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而矢志不渝地頑強奮斗,不達到目的不罷休。實踐表明,一個人總是任性,除了給人以個性強、不明理的印象外,沒有別的。而有韌性,則是意志堅強、頑強拼搏、追求成功的表現,是干成事業的必要條件。因此,我們不可以任性,但必須要有韌性。

  當前,我們黨領導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正在按著“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向前奮進,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正在不斷推進強軍興軍目標的實現。作為軍隊黨員干部手握權力、領導一方,必須尊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以黨的奮斗方向為方向,以黨的工作目標為目標,堅持以科學的態度作決策,以科學的精神干事業,絕不可以任性、妄為,憑借個人好惡決策決斷和處理問題。過去在個別單位出現“決策貫徹不下去、命令執行不下去”的情況,個別人甚至陽奉陰違,搞當面一套背后一套,都是過於任性的表現。與之相應的是,這些人在事業上又恰恰缺乏韌性,年初擬定的工作目標,到年末看,成了虎頭蛇尾﹔原計劃好的改進服務官兵項目,到了時間節點,還有最后一公裡沒打通。這些都是工作缺乏韌性的結果。我們決不能因為個性忘了黨性,為了個人的選擇忘了組織原則。

  任性與韌性,在一定程度上講是一種對立關系。過於任性的人做事都不會有韌性,因為任性的人奮斗目標不明確,憑臆想做事,或朝三暮四、或反復無常、或見異思遷,因而不可能有很好的結果。而有韌性的人,他們在事業上或個人發展上,大都注重科學選擇、科學決策、科學實踐,持之以恆、久久為功,最終必能取得理想成效。因此,在當前,當我們強調不可以任性的時候,一定要把韌性保持住,牢記韌性始終是我們成事的必要條件。

(來源:解放軍報)

圖片聚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人民時評)
  2.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3.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公告
  4. 在新長征路上大力弘揚偉大長征精神
  5.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