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不定,必定輸個干淨

桑林峰

2015年06月24日06:05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五行不定,必定輸個干淨

  提要

  五行不定,作戰籌劃大而化之,演習訓練就會大跌眼鏡,到了戰場就會大敗而歸。

  千軍萬馬憑指揮,千頭萬緒靠決斷。深入推進軍事斗爭准備,當站在信息化舞台上練兵練將,以指揮員指揮能力的提升帶動部隊打現代戰爭能力的提高。

  日前,“跨越-2015·朱日和”實兵對抗系列演習烽煙四起。同時,各軍區、軍兵種部隊演習演練也如火如荼地展開。

  透過演習的硝煙,我們不難發現,凡是指揮員指揮作戰能力較高尤其是作戰籌劃周密到位的部隊,往往多打勝仗。而那些作戰籌劃不力、五行不定的部隊,一經較量,便會敗下陣來。

  劉伯承元帥在作戰籌劃上有一句名言:“五行不定,輸得干干淨淨。”他所說的“五行”,即任務、我情、敵情、時間、地形。這些因素是打仗下決心的基礎,也是奪取戰場勝利的關鍵。

  用兵打仗,施謀定策。指揮員在組織演習作戰中,判斷形勢、理解意圖、定下決心、擺兵布陣、處置突發情況,哪一項也離不開“五行”。事實証明,任務明,才能決心大、辦法多、對策好﹔了解敵情、我情,才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有明確的時間概念,才能抓住戰機﹔“兵憑地而雄,地憑兵而固”,地形在作戰籌劃中同樣重要。“五行”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全面掌握“五行”,才能謀定而后動,打有把握之仗。反之,五行不定,猶如有目不明、有耳不靈,有腦難用、有腿難行,難免要輸個干干淨淨。

  從過去的演習情況來看,少數指揮員對“五行”缺乏研究,在作戰籌劃中任務不清、友鄰不熟、對手不詳、環境不明、決斷不力。有的敵情意識、敵情觀念不強,對如何打仗、打什麼樣的仗若明若暗,缺少有針對性的戰備方(預)案。有的對友軍戰法運用、兵力兵器等掌握不夠,缺少有效的協同配合。有的對敵手的認知缺乏專業性系統性,對各個方向敵情和戰場環境研究不透,缺少必要的反制之法。至於天候、時間判斷,更是“蚊子叮泥菩薩——看錯了對象”。如此一來,不是臨陣自亂陣腳,就是被敵人牽著鼻子走。

  1955年,華東軍區部隊進行的一江山島戰役,是我軍首次陸海空軍聯合作戰。當時部隊既無現成經驗,也缺乏足夠的登陸器材,正是各級指揮員克服重重困難,周密組織籌劃,把“五行”搞得很透徹,才確保了戰役的勝利。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信息化條件下的聯合作戰,“五行”具有更加豐厚的內涵。就拿“跨越-2015·朱日和”實兵對抗演習的紅藍雙方來說,除了坦克、步戰車、火炮等傳統武器裝備,還配屬了空軍、陸航、特戰、電抗、航天偵察和心理戰等支援力量。因此,指揮員除了要熟悉傳統的“五行”外,還要熟悉現代指揮作戰平台,因為各種作戰數據、戰場情報、命令指令都由此接受和轉發。熟悉友鄰戰法和裝備,因為未來的戰爭是聯合作戰,單打獨斗打不了勝仗,和友軍高度融合,形成一個體系,才能戰勝強大的敵人。熟悉戰爭制勝機理,不僅要知己知彼,更要把准明天戰爭的脈搏,依靠信息力釋放強大戰斗力。

  兵法上講:“多算勝,少算不勝。”大數據時代,加強“五行”研究,搞好作戰籌劃,在現代戰爭中的地位作用更加突出。克勞塞維茨講過,在戰爭中,就連最簡單的事情也是困難的。仗一旦打起來,情況往往是難以預料、瞬息萬變的,不能想當然。隻有把可能遇到的困難和風險想深、想細、想全,才能做到“五行”定而勝算大。

  需要強調的是,未來戰爭雙方都會想盡一切辦法搞清對方,同時又會制造種種假象來迷惑敵人,隱藏自己的企圖,所以在“五行”中最重要的就是弄清敵情。正如列寧所言:“一支軍隊不准備掌握敵人已經擁有或可能擁有的一切武器、一切斗爭手段和方法,誰都會認為這種行為是愚蠢的甚至是犯罪的。”

  不定五行,不知實情,怎下決心,何來對策?隻有轉變觀念,提升思維能力﹔精准研究對手,力爭知己知彼﹔學習高科技知識,提升信息化素養,努力做到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才能跳出業務一隅,跳出視野局限,真正按准戰場的脈搏,獲得明天戰爭的主導權和話語權。

(來源:解放軍報)

圖片聚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東京奧運會今日看點:中國隊向女子蹦床金…
  2. 初心砥柱天地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
  3.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發布一批干部任前…
  4. 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5. “祝融號”火星車累計行駛708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