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步,亦可丈量生活品質簡單生活

許曉韌

2015年11月17日11:05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腳步,亦可丈量生活品質簡單生活

  下班回家,讀書發愣,間或做點家務,雙休日聽聽講座、逛逛書店,每月去一趟美術館、博物館,我的業余生活大致如此,簡單閑適,循環往復,數年不曾改變。

  不騎車,亦不會開車,工作之余,全靠公交和雙腿,常年在京城市區流連。生活半徑雖顯狹小,但凡腳步所至之處,我皆留意周遭的花開花落、天上的雲卷雲舒。一草之息,喚醒春光﹔一葉之靈,窺盡秋意。往返於大街小巷,穿梭於車海人流,雙目所及,兩耳所聞,物語人情不分大小,老派新潮不論親疏,無須時時溫習而看得比較清楚。因為熟悉,便可根據時節確定行走的路徑,全憑心情取舍駐足的時間,沒有走馬觀花的遺憾,也避免了舟車勞頓的辛苦,望著行色匆匆的過客,我時常有一種由內而外的輕鬆。

  我自然不是慣於蟄居的宅男,亦不是沉迷虛擬的網虫,隻要有時間,便一定要離開家門,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去哪裡?北京有多少家書店、博物館、美術館,就有多少個可以隨性選擇的去處。南北朝時宋人宗炳曾感嘆:“老疾俱至,名山恐難遍游,當澄懷觀道,臥以游之。”其所謂“觀”、“游”者,就是坐臥睡榻,眼觀壁上之圖畫,神游萬裡之河山。“莫把丹青等閑看,無聲詩裡頌千秋”,國人推崇臥游,已近兩千年歷史。我之臥游,不是困於“老疾俱至”,也突破了斗室的拘囿,所游之景、所觀之道,或許也不輸給當今喜好“到此一游”的同胞。誠然,感同身受比不得身臨其境,“臥游”也不及文化意義上的“行者”收獲大,但從黃河的怒濤到巴黎的鐵塔,從志氣平和的《蘭亭序》到志存高遠的《山居圖》,從生活的寫實到心靈的寫意,從事的認知到情的共鳴,世界有形,時空無限,我以為,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陳列展覽中,一樣感受到了“行萬裡路”的充實與美好。

  至於“讀萬卷書”,更因避免了旅途的耽誤而贏得了更多的時間。無論居家捧讀,還是靜泡書店,字裡行間所發現的秘密、所觸生的情思、所逮及的境界,已不再是李聃一句“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可以概括的。彼時,老子們的思索大抵流於冥想與玄思,而今在自我遐想思察之際,還有聲音、圖像、視頻、文物的輔助與佐証。加之各類公益講座、學術沙龍釋疑解惑、辯正駁反,僅僅讀書一項,就已經讓人倍感業余時間的短暫與珍貴了。

  閑適不淪為懶散,需涵養內心的從容﹔簡單不變成貧乏,需優化生活的品質。人,首先要勞動、要工作,要安身立命、建功立業。公務勞作之余,還應把生活安排好。業余生活好了,更利於公務勞作。我不反對把“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作為一種生活選擇,不認同“萬物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偏執孤傲,因為我相信,生活之品質,不在於內容的眾寡、形式的新舊、空間的廣狹、耗費的高低,而在於因從容而瀟洒、因充實而幸福。如此,“簡單重復”“重復簡單”應該也是一種蠻不錯的生活選擇吧!

(來源:解放軍報)

圖片聚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東京奧運會今日看點:中國隊向女子蹦床金…
  2.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發布一批干部任前…
  3. 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4. 初心砥柱天地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
  5. “祝融號”火星車累計行駛708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