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特功五連”裡的“神槍雙璧”(圖)【11】

【查看原圖】
“特功五連”裡的“神槍雙璧”(圖)【11】
“特功五連”裡的“神槍雙璧”(圖)【11】
來源:中國軍網  2017年01月10日08:59

【新春走軍營】

走進陸軍第65集團軍某機步旅,有一把人人都知道的“尖刀利刃”,它就是“特功五連”。連隊的光榮傳統由來已久,電影《平原游擊隊》中李向陽的原型就來自於抗日戰爭時期該連隊的連長李子清。

英雄連隊和平年代又豈會衰沒,近年來,該連隊屢立軍功,軍事和思想建設都節節拔高,在這樣一個連隊裡,能被稱得上“神槍手”的戰士肯定不一般,偏偏就有這麼兩個人,在戰友中呼聲一致,他們一個是1985年出生的四級軍士長周亞,一個是1993年出生的中士曾翔宇,他們一個黝黑朴實,一個白皙陽光,他們就是“特功五連”裡的“神槍雙璧”!

陽光驅散了隆冬的迷霧,傾洒在桑干河上。相傳每年桑葚成熟的時候河水干涸,而塞北河畔軍營裡,周亞與曾翔宇亦師亦友的情誼,卻從未凋零過。

第一次見到周亞,是在旅裡的訓練場上,聽到要給他拍照,這個平時訓練大嗓門的士官長拘謹地擺擺手:“多給他們(新兵)拍吧,他們很辛苦。”

臨近年關,連隊裡訓練任務緊密,約到周亞和曾翔宇做訪談時,已是晚上9點。採訪中,周亞和曾翔宇真誠地講述著從軍路上難忘的經歷。

周亞入伍14年,先后在4個連隊、十余個崗位工作過,精通多種武器裝備的操作,光是練過的槍械就有十余種,對機槍、步槍、狙擊步槍、手槍的使用已是爐火純青,戰友們說他是“槍王”,他卻只是搖頭說:“咱離‘槍王’還差的遠,我只是對槍痴迷罷了。”

悉數這十余年來的從軍路,周亞說:“打仗需要什麼,我就學什麼﹔哪個崗位需要我,我就到哪個崗位。”

跟周亞比起來,曾翔宇入伍隻有6年。

93年出生的他,16歲參加高考時以633分的高分考取了武漢理工大學財務管理專業。本是“學霸”的他,大三時投筆從戎,成為陸軍第65集團軍某機步旅“特功五連”的一名戰士。

“剛來軍營之時,我並沒有什麼‘遠大抱負’,只是想代父親完成穿上軍裝的夢想,訓練中但求完成任務,並沒有更高的追求。”曾翔宇說。

但身體素質很好的他引起了當時指導員的注意,為了培養這個好苗子,指導員帶他參觀連隊榮譽室,給他講連隊“尖子”官兵的真人真事,慢慢的,曾翔宇的觀念轉變了: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當兵就爭當第一!那段時間,曾翔宇多了很多“新偶像”:指導員周立威﹔班長富力強……其中當然還包括老兵周亞。

“當時每次在連隊裡碰到周亞,我總要沖上去跟他打個招呼,心裡想,啥時候我也能像他一樣!”曾翔宇回憶起當時的心情,還是一臉興奮。

為了實現自己的軍旅夢想,新兵曾翔宇給自己下了“狠心”。每天的訓練都要參照當時連隊尖子的標准,往廢棄的火箭筒背具中裝二三十公斤的沙子跑5公裡,一個月背具背帶就被扯斷了兩次。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營裡組織的五公裡越野考核中,曾翔宇代表連隊出戰,一舉奪魁。

說起怎樣當上狙擊手,曾翔宇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我就是走運,誤打誤撞。”

原來,還是新兵的時候,曾翔宇由於體能突出,多次代表連隊參加體能比賽。適逢年底,指導員讓曾翔宇參加集團軍集訓,在步槍射擊課目比賽中,在新兵連隻打過不到10發彈的曾翔宇,居然憑著卓越的手感誤打誤撞地打了個綜合成績第二!這讓周圍的人大跌眼鏡,這次經歷,也激發了曾翔宇對射擊的興趣和信心。

從那以后,曾翔宇覺得自己似乎找到了方向:“要說特長,就覺得自己步槍打得比同期兵好點吧。”自此,他苦練射擊,訓練水平蒸蒸日上,每天參加完狙擊手的專業課目訓練后,還逼著自己跑5公裡越野、練400米障礙,憑著一股拼勁,在各項考核和比賽中摘金奪銀。

然而,夢想的路上並不總是一帆風順,掌聲中也會夾雜著痛楚,榮譽背后滿含著艱辛。說起曾翔宇在成為狙擊手的路上遇到過的瓶頸,這個陽光開朗的大男孩看向坐在一旁的周亞:“士官長可能記不得了。”曾翔宇面帶感激地說。

原來,在曾翔宇初學狙擊的時候,有一次集團軍組織集訓,剛開始的三場比賽中他發揮超常,連著拿下三個第一名。也許是心浮氣躁,也許是被輕鬆取得的好成績沖昏了頭腦,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結業考核中,曾翔宇發揮失利。

“當時的打擊特別大,一下子覺得自信沒了,干什麼都提不起勁兒。”回憶起當時的狀態,曾翔宇苦澀地說。

這一切,被同在一個連隊的周亞看在眼裡、記在心上。面對這個有著無限潛力的后輩,周亞總想幫一把,於是,訓練中,周亞悄悄地觀察曾翔宇的射擊狀態和動作,幾天后,終於被他發現了問題所在。

“有次我在訓練,士官長突然過來跟我說話,我受寵若驚,不知他要說什麼。”曾翔宇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笑著說。在那次談話中,周亞指出了曾翔宇的問題所在,一是肘上的皮比較鬆,射擊的時候不搓緊容易打滑,打的彈著點也就容易不集中。二是不注意調整呼吸,沒把握好射擊節奏。最后,問題的症結還是心態。

“那時的我自信過頭,所以稍微經歷點兒失敗就心慌意亂。”曾翔宇說:“士官長給我指出了技術問題,更重要的是指出了我的心態問題。他說我就像個彈簧,每次都是壓下一點就鬆開了,這樣會跳起來,但是不會跳高,隻有經歷的多了,把彈簧全壓下去,才會真正地跳高跳遠。”周亞的話說進了曾翔宇的心坎裡。

作為一名狙擊手,心態對技術的發揮是何等重要,所謂境由心生,就是如此。

曾翔宇在之后的訓練和生活中,戒驕戒躁,一步步成長為一個成熟的戰士。

教給曾翔宇的“射擊哲學”,也是周亞本人軍旅生活的寫照。“射擊時就要想的簡單點,越是想的多,越是打不好。”每逢有人向周亞請教射擊要訣,他總是這麼說。

周亞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作為連隊裡的“神槍手”,他兩出國門與世界高手同場競技,以百步穿楊的絕活兒為國爭光。

在赴澳大利亞參加國際輕武器射擊技能大賽時,周亞與來自17個國家的代表隊高手競技,這些隊員全是本國射擊方面的精英,當時他的壓力可想而知。

面對巨大的挑戰,周亞無暇多想就走上了賽場,瞄准、射擊、躍進,他和戰友配合默契,率先完成了越野轉場。然而,局勢一片大好之時卻突發意外,“咔”的一聲,剛完成擊發動作的周亞憑著豐富的經驗知道自己“卡彈”了!當時的比賽規定,一旦發生卡彈整條彈鏈上的20發子彈都將不能使用,而整場比賽每人的配彈數才180發,最后要以上彈多少來計算排名。面對這種情況,周亞知道多想無益,利落地取出卡彈,重新裝上彈鏈,轉眼便投入比賽!在最后關頭,為中國隊摘得一銀一銅兩枚獎牌。

談起往昔,周亞還分享了一件趣事。當初連隊調整崗位,周亞被定崗為狙擊手,那時的他在步槍和機槍項目上已是行家裡手,戰友們都勸他別再“瞎折騰”,掙出來的名聲不易,別在這時砸了“招牌”。周亞卻不以為然:“人人都想著自己,那部隊還怎麼打仗。”

在之后的第一次射擊考核中,打300米外的胸環靶,周亞10發彈跑了4發,神槍手也吃了敗仗。

然而,周亞並不灰心,他穩下心神,開始在全營拜師學藝,參加過狙擊手集訓的曾翔宇成了周亞的第一個“老師”,要知道,曾翔宇的班長可是周亞一手帶出來的兵,面對這種“師公”和“徒孫”的尷尬關系,看不下去的戰友提出異議,周亞卻淡然一笑:“這有什麼,他會我就學。”於是,那段時間,大家總能看到這麼一幕“奇景”:一個肩扛上士軍銜的班長在一臉認真地聽一個下士“講課”。

一個多月后,單位組織夜間射擊考核,300米外的胸環靶在夜色中若隱若現,周亞槍響靶落,5發子彈隻差一發就是滿分。戰友們紛紛上前祝賀,“當時心裡隻想著,差的那一環是為啥打偏了。”說到這,周亞呵呵笑著。

“如果你們送給彼此一句話,想說什麼?”面對這個問題,一晚上侃侃而談的兩人突然不好意思起來,最后周亞先開了口:“翔宇還年輕,潛力大的很,我就希望他能好好努力,達到自己的目標。”話音落下,曾翔宇也感慨萬分,他說:“士官長一直是我的榜樣,國際比賽都參加了兩回,我祝士官長在射擊的路上越走越遠!”

話語,都是最質朴的,可兩個軍人說的如此動情。數載從軍路,他們烙在心上的,不僅有一顆顆彈痕,也有戰友間的真摯情誼,更有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忠誠。

(中國軍網記者 岳旭 攝影報道)

分享到:
(責編:邱越、閆嘉琪)

相關圖集

查看更多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