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北京香山論壇更具時代魅力
——訪第九屆北京香山論壇秘書處辦公室主任趙小卓

10月22日,第九屆北京香山論壇圓滿閉幕。就論壇的收獲與亮點等話題,本報專訪了第九屆北京香山論壇秘書處辦公室主任趙小卓。
問:本屆論壇成功舉辦,各方積聚智慧、交流思想,特別是習主席向論壇致賀信,為推動構建符合地區發展實際的安全架構,更好促進亞太地區持久和平和普遍安全指明了方向。請談談你的感受。
答:習主席在賀信中指出,維護亞太地區持久和平安寧,符合地區國家共同利益,需要各國貢獻智慧和力量。這一重要指示,為我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上迅速融入國際體系,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取得了許多偉大成就。但是,安全上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多。特別是有的大國,把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對中國的和平發展造成一定影響。中國如何應對挑戰,我覺得就是要像習主席所指出,以對話促合作、以合作促和平、以和平保發展。這其中,加快對話交流步伐,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現在,雖然我們的安全對話雙邊機制比較多,但多邊機制較少,我們應該豐富對話內容,使之機制化,從而進一步化解有的國家對中國的疑慮,讓世界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國,讓中國更好地走向世界。
問:本屆論壇上,我注意到一些西方國家的與會官員和學者,也就此表達了一些可謂犀利的觀點。
答:是這樣的。此次論壇上,一位美國青年學者的發言讓我印象比較深。這位學者說,中國崛起是一個事實,沒有人能否認,但美國部分人士卻對此抱有高度疑慮。我個人理解,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一套理念、體制,對世界影響久遠,如今對於中國的一些理念和行為不理解,從而擔憂中國的快速發展。我覺得等他們更多地了解中國,認識到中國道路是成功的、正確的以后,就會有所改變。就此而言,北京香山論壇是一個很好的溝通對話平台。
問:你覺得本屆論壇主要有哪些亮點和收獲?
答:第一個亮點,是習主席的賀信。在場的各國國防部長、官方代表團,以及眾多安全防務學者,對中國的政策和立場有更直接和准確的認識。
第二個亮點,是23個國家的國防部長參會。他們都詳細闡述了自己國家的政策。現在看來,北京香山論壇越發成為一個決策者的交流平台,我覺得這對我國、我軍了解外部世界的關切和看法,有很大的幫助。
第三個亮點,是此次論壇上的很多雙邊會見,有助於促進我軍與外軍之間的交流互信。這是一個積極的渠道,一次兩次或許成效不明顯,但持續下去,就會產生潛移默化的推動作用。
第四個亮點,是學術交流成果十分豐富。除了向外界公開的會議,我們在21日晚上,還進行了5場小型閉門研討會,主題分別為“中美關系前景走向”“國際核軍控前景”“亞太和印太”“東北亞安全前景”“國際安全‘黑天鵝’預測”。雖然觀點不盡相同,但大家進行了非常坦率的溝通。不要小看學術層面的交流,對於很多中外高端學者而言,隻有在學術上吸引他們,才能真正讓他們認可論壇。
有一位以色列學者跟我說:“通過論壇,感覺中國越來越自信了!”我問她為什麼,她說在“中美關系前景走向”小型研討會上,學者不僅來自中美兩國,還有的來自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國,誰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交流自己的看法,這就是你們的自信。
問:前不久,美國學者約翰·米爾斯海默在中國一所大學進行學術交流時,表示出對中國和平崛起的質疑。但在本屆論壇上,同樣是一些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的參會人員,則表達了不同於約翰·米爾斯海默的觀點,你怎麼看?
答:約翰·米爾斯海默寫了《大國政治的悲劇》一書,提出“進攻性現實主義”理論,在國際關系理論界激起了廣泛的關注和爭鳴。他認為中國崛起的最終結果,就是對抗不可避免。我覺得他僅僅通過歷史上一些守成大國和新興大國之間對抗的例子,就推導出這個結論,是非黑即白的二元論,是不嚴密的。這次北京香山論壇上,美國國防部負責中國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幫辦、美國代表團團長施燦德便提到,美國對中國的定位首先是競爭者,而不是敵人,而且競爭也不意味著對抗,美國並不尋求與中國“脫鉤”。他認為競爭者和敵人不能混為一談。
問:明年即將迎來第十屆北京香山論壇,你覺得如何更好地發力,從而進一步拓展論壇的影響力?
答:下一屆肯定要有所突破,而且會有大家能感受得到、看得到的變化和提升。我個人覺得,首先,在相對保持論壇規模穩定的基礎上,官方代表團的分量會有所提升,比如邀請更多國家的國防部長等高級官員參會﹔其次,希望我們的論壇更加包容、開放、創新,讓更多中小國家發聲﹔再次,邀請更多國家高級官員和學者參會,提供更多的交流溝通渠道,以更好地解決實際矛盾問題﹔最后,論壇的質量要有所提升,不僅邀請更多知名學者,還要在討論研究的問題上下苦功、做細活,提高論壇的學術層次,讓北京香山論壇更具時代魅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