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台媒對比兩岸三軍戰力 專家:和解放軍一個戰區比還比較現實

歲尾年初,一些台灣媒體開始盤點2019年台軍裝備並把它與解放軍的戰力進行對比。台灣《聯合報》2日細數三軍的最新型裝備,稱其“超級F-16”數量將超過200架,成為全球第一,而引進的M1A2主戰坦克將用來對抗解放軍最新型主戰坦克。不過有大陸分析人士認為,現在台軍和解放軍戰力已經沒有可比性,台軍和解放軍一個戰區的戰力比比還比較現實。
台空軍:建世界最大F-16機隊
《聯合報》的報道稱,美國國防部安全合作局(DSCA)去年8月份公布,出售66架F-16C/D Block70戰斗機給台灣,總價80億美元。這是1992年美國總統老布什批准售台150架F-16A/B Block20以來,美國首度批准對台出售戰斗機。
此外,馬英九政府時代,美方批准對台F-16A/B進行F-16V改良計劃,漢翔航空負責在台組裝,從2018年起開始交機。台軍將改良后的F-16A/B稱為AM/BM,對外直接以非正式型號F-16V稱呼。改良或是新造的F-16,都將使用APG-83有源相控陣雷達,搭配隱形涂料、新式彈藥,戰力將大幅提升。總數208架的“超級F-16”,也將是全球最大機隊。文章聲稱,兩岸空中力量中,除了具有隱形設計的解放軍殲-20之外,“超級F-16”堪稱“當下最強”。
台軍裝備的F-16V戰斗機
不過大陸專家認為,全球最大F-16機隊在當下沒有什麼炫耀的,因為全球主要的空中力量都把重點放到了第四代隱形戰機上。即便是在三代機中,F-16的空戰能力也不值得炫耀。在美國,F-16剛剛服役時,盡管使用了很多新技術,專為空中格斗而生,美國軍內也爭論過到底是F-16更適合空戰還是F-15更適合空戰,但最終的結果很顯然,F-15制空,F-16用來對地打擊。隻有一些美國的二流盟國,才會用F-16來爭奪制空權。之前土耳其一直是除美國外最大的F-16機隊。
台軍的F-16盡管升級了有源相控陣雷達,但它絕非僅次於殲-20。解放軍還有殲-10C、殲-16都使用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其他三代機升級有源相控陣雷達也並不難,F-16V充其量“對標”一下殲-10C。而且200多架F-16的機群是“未來時”,而解放軍的三代半戰機則是“完成時”。
實際上,在台空軍方面,也隻有升級后的F-16值得一提,未經升級的幻影-2000和與早期版本“梟龍”同級別的“經國”號遠遠落后。《聯合報》也感嘆,另兩種主力“經國”號與幻影-2000,缺乏同等級的性能提升,“能否應對未來威脅有疑問”。
台海軍:自造潛艇對抗大陸
台媒稱,2019年5月9日,蔡英文南下高雄,主持自造潛艇計劃的廠房興建開工典禮。“自造防御型潛艇”(IDS)計劃,始於馬政府后期,2015年底招標開始第一階段“合約設計”,2019年起進行第二階段“原型艦建造”,預計2024年中下水、2025年底交艦。
《聯合報》的報道稱,潛艇的必要性毋庸置疑,然而技術風險高。另外,台海軍在第一艘自制潛艦服役后,按照理想狀況還要再造7艘潛艇,才具備足夠水下戰力。同時要進行“沱江”級導彈巡邏艦的量產、自制新式導彈巡洋艦、自制兩棲船塢運輸艦、自制救難艦等,需要的成本和預算將會非常可觀。
台軍現役的“海獅”潛艇堪稱老古董了
大陸專家表示,台軍長期以來都夢想更新老舊的潛艇艦隊,試圖以這種水下隱蔽力量發動出其不意的攻擊。但潛艇屬於典型的進攻性武器,而美國方面早已經停產常規動力潛艇,所以台灣方面尋求外援無果,隻能硬著頭皮自己造。建造潛艇的技術要求很高,限於台灣自身工業水平,即便最終自己造出了潛艇,技術水平也不會有多高。反觀大陸這邊,柴電潛艇、核潛艇已經發展了多代。
按照美國國會研究服務局2019年12月公布的一份報告,到2019年,解放軍已經裝備了多艘彈道導彈核潛艇、攻擊型核潛艇、幾十艘柴電潛艇。這支潛艇力量是台灣方面無法比擬的。而且,近年來,解放軍開始大量裝備反潛巡邏機、反潛直升機等,反潛作戰能力突飛猛進。台灣方面即便造出來潛艇,也隻能成為解放軍潛艇和空基反潛力量的靶標。
此外,近來台灣自造的神盾艦雖有進展,但距離研制成功尚需時日,而且價格不菲。而解放軍方面來看,反水面作戰能力又是其強項,台灣神盾艦恐怕最終會耗盡台灣有限的預算。
台陸軍想靠M1A2 打贏解放軍坦克
台媒報道稱,台軍裝甲部隊目前的主力是美制M60A3與自行制造的CM11(原稱M48H,M48炮塔加上M60的主炮、車身),都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引入,如今與新一代戰車相較,性能相形見絀。
台陸軍早在十多年前,就希望引進美軍現役的M1坦克,但美台雙方都對台軍是否需要重型主戰坦克有爭議,加上預算優先用於制空、制海,台軍始終無法如願。直到2019年7月,五角大樓宣布,批准售台108輛M1A2坦克。不過,美方宣布的軍售總額為20億美元,與台軍預算落差很大。預期美方允許銷售清單內的彈藥、后勤等項目,不少會減量採購,或是日后單獨採購。另外,此次新購的M1A2,約隻佔台軍現役主力坦克總數的1/9,未來仍需繼續增購,或是對現役戰車進行性能提升。
號稱“地表最強”的美國M1A2主戰坦克
大陸專家認為,解放軍陸軍從上世紀60年代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的裝備發展都是圍繞坦克與反坦克展開的,所以在這兩個方面成果頗為豐碩,在世界上也都是位居前列。即便不出動先進的99系列主戰坦克,其輕重型搭配,各種平台配合的反坦克火力配系,足以對付M1A2系列主戰坦克。在一些先進反坦克導彈,例如“紅箭-10”面前,M1A2和M60沒有什麼區別。而且台灣島嶼地形並不適合總重超過60噸的M1A2作戰,M1A2可能還來不及開炮就成了“火炬”。
專家表示,海峽兩岸的經濟力量對比逐漸懸殊,軍事力量的對比也早已經向大陸方面傾斜。早些年間,台灣方面還能以質量見長,如今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台灣三軍裝備均遠遠不及解放軍。這還沒有計算解放軍火箭軍的各種“快遞”和戰略支援部隊的有力支撐。台軍要想和解放軍對比,目前和我一個戰區比還算對等。未來的話,恐怕真如網友所言,“需要和一個省軍區比較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