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哪些目標是美國眼中釘?這座離心濃縮廠“最危險”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威脅將報復打擊“52處伊朗目標”后,伊朗總統魯哈尼6日針鋒相對地警告稱,希望美國也能記住“290”這個數字,暗示在1988年美國擊落伊朗民航客機事件中的遇難者人數。盡管外界大都認為特朗普威脅“打擊52處伊朗目標”時可能沒有具體目標清單,但毫無疑問的是,五角大樓內部早已對各種伊朗目標制訂好了打擊計劃。
“六環模型”選擇打擊對象
如果美國對伊朗發動空中打擊,首先會受到攻擊的將是哪些目標呢?俄羅斯地緣政治問題研究院副院長康斯坦丁·西夫科夫認為,從美軍近年發動的空中作戰行動中可以發現,五角大樓慣於利用“六環模型”進行目標選擇:中心環為領導機構與相關設施﹔第二環為重要的軍民用生產設施﹔第三環是交通通信設施﹔第四環是資源設施(即為其他環內目標或系統提供人力、原材料資源)﹔第五環是作戰部隊﹔第六環是對外關系(打擊方式是邊界封鎖、網絡癱瘓等)。從2001年阿富汗戰爭至今,美軍選擇打擊目標時基本遵循“六環模型”體現的思想,按照“環型法則”中從內環開始的原則,優先“斬首”敵國中樞機關。
對於伊朗而言,很不利的情況是本國軍事底細大都被美國掌握,因為它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長期監督,主要核設施及周邊軍事設施位置早不是“未知數”,美國技術偵察手段加上以色列、土耳其、沙特等國情報機關的人力幫助,五角大樓和參聯會的“伊朗目標清單”顯然是極其豐富的。
從指揮中心到涉核導企業
如果美國對伊朗作戰無限升級,伊朗國家及與軍事有關部門的指揮機構,關鍵的指揮、控制、通信和情報等系統,乃至國家和軍隊重要領導人的住所或辦公設施無疑處於“中心環”位置。早在兩伊戰爭期間,伊朗就被曝光在德黑蘭南部福爾多有地下指揮所,但世人對那裡的印象只是2011年第一次伊核危機爆發時所傳出的“疑似離心機車間”。事實上,福爾多屬花崗岩地質,深挖后可抵御核生化攻擊。美國估計那裡地下面積可能達到近百萬平方米,埋深超過30米,裡面交通縱橫,自備自來水廠、發電廠、空氣淨化室、野戰醫院、油料倉庫、食品倉庫、通信基站、情報中心等,具有長期支持作戰能力。不僅如此,掩護福爾多以及德黑蘭的哈塔姆安比亞基地部署有俄制S-300PMU2地空導彈,是攔在美軍機群面前的“鐵閘”,美軍顯然不會忘記優先拔除它。
五角大樓眼中的另一類重點目標應該是涉及核工業和彈道導彈的伊朗企業,屬於“第二環”。美國和以色列堅信坐落於伊朗中部卡爾卡斯山腳下的納坦茲氣體離心濃縮廠最危險,數千台離心機深藏在地下15米的車間裡,它們能生產各種豐度的濃縮鈾。但受山谷限制,空襲機群或巡航導彈的攻擊途徑受限很多。相比之下,更方便空襲的目標是設拉子附近的盧丹核技術研究中心,那裡的六氟化鈾轉化工廠暴露在地面上,周圍地勢也較為平坦,易於得手。如果美國冒天下之大不韙,攻擊波斯灣畔的布什爾核電站,得手概率會更高,因為那裡早在兩伊戰爭期間就受過伊拉克空襲,攻擊路徑很成熟。
比起固定的核設施,美軍要對付機動性強的伊朗彈道導彈部隊的難度要大得多,不過生產這些導彈的企業,例如導彈組裝廠、特殊金屬生產廠、化學燃料廠及探測遙感相關設施恐怕難逃厄運。公開資料顯示,伊朗沙希德·貝克雷工業集團在帕爾欽、塞姆南有近程導彈生產線和固體燃料澆注中心,特別是位於帕爾欽的工廠長期生產丁羥樹脂、鋁粉、氯化鉀,這都是生產固體火箭推進劑所必需的。
軍事基地要“去功能化”
在美軍眼裡,靠近邊界的伊朗軍事基地也是“危險目標”。2019年6月,《紐約時報》曾披露美國中央司令部一份“1002-18作戰計劃”,裡面提及美軍奪取伊朗胡齊斯坦省及若干波斯灣港口。
胡齊斯坦省不僅是伊朗石油的主要產地,而且該省阿瓦士、霍拉姆沙赫爾、迪茲富勒、阿巴丹四地都有伊朗正規軍和革命衛隊重要的基地群,尤其迪茲富勒以南的瓦達提基地是伊朗空軍F-4E戰斗機的大本營,2014-2015年曾由此轟炸過伊拉克境內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瓦達提基地的存在,是伊朗軍隊阻止任何攻擊胡齊斯坦省會阿瓦士企圖的前沿,戰略地位極其重要。
美軍轟炸列表上可能還包括諾杰基地和阿巴斯軍港。前者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它在2016年8月短暫開放給俄空天軍戰略轟炸機使用,這是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勝利后伊朗首次允許外國軍隊進駐本國基地。該基地位於裡海南岸的名城哈馬丹,從北面拱衛首都德黑蘭,擁有兩條分別長3900米和4300米的跑道,可起降戰略轟炸機、戰斗機和加油機,是伊朗空軍二線集結中心。后者地處霍爾木茲海峽拐彎處,向西北就進入波斯灣,向東南則進入阿曼灣和阿拉伯海,伊朗海軍幾乎所有驅逐艦和潛艇都以此為母港,能迅速切斷海峽通行。如果美軍“先下手為強”,集中打擊阿巴斯港,或許會毀掉伊朗艦艇的集散地,解除伊朗艦艇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威脅。
“聖城旅”營地或遭攻擊
美軍炸死“聖城旅”旅長蘇萊曼尼,顯示美國對這支“神秘之師”的恨之入骨。因此美軍一旦發動空襲,該組織的訓練中心和兵力集結地恐怕也“榜上有名”。此前美軍在反恐戰爭中曾多次組織過對恐怖分子訓練營地的大規模空襲,取得可觀的戰績。這種戰法很可能會被用於伊朗頭上。
研究伊朗秘密戰的英國專家馬漢·阿貝丁介紹稱,“聖城旅”總部就在德黑蘭的原美國駐伊朗大使館。此外“聖城旅”在國內建有大量訓練營地,培養各類反美反以的積極分子,其中最重要的訓練中心是克爾曼沙阿的拉馬贊兵營和德黑蘭薩達巴德王宮內的伊瑪目阿裡大學,前者負責技能培訓,后者主要進行思想意識教育。另外,大不裡士、馬什哈德等地也有“聖城旅”訓練營。在美國眼裡,這些恐怕都是“欲除之而后快”的目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