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著眼突發做文章 立足應戰設考題

2020年04月08日10:29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原標題:著眼突發做文章 立足應戰設考題

一支軍隊的應急應戰能力如何,直接決定著能否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戰“疫”、人民戰爭、阻擊戰、總體戰、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一個個“戰”字,標識出我黨對疫情防控的認識高度——這是一場特殊的戰爭。不見戰火硝煙,卻有生死考驗﹔不分前方后方,卻是全民皆兵﹔沒有瞬息萬變的敵情,卻有桀驁不馴的疫情……這場戰爭,時間之緊、難度之大、處境之危險、情況之復雜、任務之艱巨,世所罕見。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習主席高度重視,親自部署、親自指揮,多次召開會議、多次聽取匯報、作出重要指示,一個個高瞻遠矚的判斷、一次次審時度勢的決策、一道道准確及時的命令,確保了每項防控舉措不失時機、贏得先機。

戰斗部署第一時間作出、支援隊伍第一時間集結﹔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大年三十疾馳武漢、火神山醫院10天交付使用、方艙醫院一夜之間拔地而起……一個個“第一時間”“中國速度”,體現的是我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對如何認識和提高我軍應急應戰能力也頗有啟示。

“難得者時,易失者機。”衛星發射有個“窗口期”,抓住這一時機,就可能一飛沖天、一舉成功﹔錯過這一時機,就可能喪失機遇、與成功失之交臂。戰“疫”也是一樣,正是我國以過硬的應急應戰能力抓住了“窗口期”,才扭轉了疫情快速擴散流行的危險趨勢,構建起了阻止疫情傳播的第一道防線,為全世界抗疫爭取了寶貴時間。

疫情突如其來,應對慢一步,惡果大十分﹔戰爭突然降臨,一個“姍姍來遲”的師,還不如一個“快速到位”的營。軍事斗爭准備之“准備”,既是全面准備、有序准備,也是隨時准備、時刻准備。“速則乘機,遲則生變。”尤其在現代戰爭中,發現即摧毀、首戰即決戰的特點,對部隊的應急應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若戰爭突發時“不應卒”“失於機”,就會“不制勝而軍覆矣”。

“度之往事,驗之來事,參之平素,可則決之。”在我國面臨風險挑戰增多的今天,戰爭既可能是一隻突如其來的“黑天鵝”,也可能是一頭不知何時一躍而起的“灰犀牛”,都需要我軍時刻警惕、嚴加防范。疫情防控是戰場,也是課堂。對疫情防控中的應急應戰做法多細細“度之”“參之”,才能在“驗之來事”中“可則決之”,對軍事斗爭准備中如何著眼突發做文章、立足應戰設考題,為更好地在未來戰場上爭取主動、先機制敵、贏得勝利提供有益借鑒。

要想隨時能勝戰,必須平時有預案。回顧抗疫斗爭實踐不難發現,衛勤力量之所以能緊急集結,物資裝備之所以能快速投送,聯勤保障部隊預案完善是一個重要原因。“事不前定,不可以應猝﹔兵不預謀,不可以制勝。”預案的優劣,直接關乎應急應戰的成效,甚至戰爭的勝負。粟裕大將“總打神仙仗”的“秘笈”之一,就是不斷研判戰勢、修改作戰預案。我們隻有以面對生死存亡之心對待預案,以精益求精之心完善預案,對預案常態化推演、實戰化檢驗、動態化更新,才能有效應急應戰,不斷提高打贏勝算。

俗話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讓火神山醫院拔地而起的,是我國強大的基建能力﹔讓疫苗研發快速推進的,是我國強大的科技實力。有能力,危急時才能救急﹔有本事,應戰時方能勝戰。實訓是十年磨一劍,實戰是一朝試鋒芒。平時不練硬功夫,戰時必然一場空。2月13日,我軍首次成體系大規模出動現役大中型運輸機成功執行緊急空運任務。試想,如果平時不“彎弓不離手,恆日在陣前”,不把每次訓練看作是“和平時期的最后一場訓練”,怎能自如應對種種“意想不到”?

“一開始,中國戰‘疫’打的就是聯合作戰。”指揮調度一盤棋、治療方案一網聯、力量擰成一股繩……正是聯合,讓戰“疫”產生出強大效能。“兵之勝負,不在眾寡,而在分合。”現代戰爭,打的是信息主導、體系支撐、精兵作戰、聯合制勝,單打獨斗事倍功半,聯合作戰事半功倍。隻有聯身更聯心,聯動更聯芯,聯訓更聯戰,聯保更聯動,多在平日訓練時“牽手”,少在重大演習時“閃婚”,才能在“多劍合璧”中練就“一劍封喉”的勝戰本領。

“摧傷雖多意愈厲,直與天地爭春回。”我們深信,抗疫斗爭實踐對軍事斗爭准備的啟示,必將成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強大的思想武器,推進我軍應急應戰能力不斷提升。(謝凡 作者單位:鄭州聯勤保障中心某部)

(責編:陳羽、黃子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