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少年心中播下英雄種子
——對湖南軍地聯合開展“軍隊英模進校園”活動的新聞調查

4月7日是湖南省桃江縣第四中學新學期第一天,理藝班班主任賀風華為學生講述戰“疫”故事。姚艷玲 攝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一聲號令,人民子弟兵聞令而動,逆行武漢,給全國人民帶來信心和力量。危急時刻,社會呼喚英雄,形成了致敬英雄、尊崇英雄、學習英雄的濃厚氛圍。
今年2月以來,湖南省中小學校組織學生在線上觀看由湖南省國防教育辦公室(以下簡稱國教辦)、湖南省教育廳聯合打造的《致敬英雄》系列專題課,全網點擊量破億,互動留言300余萬條。打造這一系列專題課,是湖南軍地聯合開展“軍隊英模進校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以來,湖南省把校園作為培育英雄精神的主陣地,通過學習全軍挂像英模傳遞主流價值觀,嘗試創新教育形式宣講英模故事的生動實踐,為加強新時代國防教育帶來諸多啟示。
開展“五個一”活動
讓英模成為青少年“身邊的人”
“戰‘疫’英雄讓人動容,他們是最美逆行者,他們是我的偶像。”4月13日上午,湖南省安化縣梅城實驗高中高一233班,一堂名為《在戰“疫”中成長——致敬英雄》的專題課開講。聽完6位安化籍官兵的戰“疫”故事后,學生龔鑫睿分享了自己的感悟。
“軍隊英雄的戰‘疫’故事,為今年復學后的第一課提供了生動教材。青少年心理尚未成熟,價值觀尚未成型,需要精心引導和培育。”談及開展“軍隊英模進校園”活動的初衷,湖南省國教辦主任譚柏林說,2019年以來,他們結合中小學實際和特點,開展了“規范一個懸挂標准、舉辦一個活動儀式、講好一堂英雄事跡課、召開一次主題班會、開展一次征文演講”的“軍隊英模進校園”“五個一”活動,首批在47所中小學開展,在學生、家長群體和社會上產生了良好反響。
常德市武陵區育英小學是首批開展活動的學校之一,校長羅玲對此深有感觸:“不可否認的是,當下一些電視網絡上的節目內容良莠不齊,一些學生對熱播娛樂節目情有獨鐘,而對英雄模范和黨史軍史知之不詳、理解不深。‘軍隊英模進校園’活動引導青少年關注英模事跡,樹立報國之志,可以較好地補足青少年成長路上的‘精神之鈣’。”
長沙市望城區是全軍挂像英模雷鋒的故鄉,全區所有中小學每年開學第一課講的就是“向雷鋒同志學習”,幾十年來已形成傳統。望城區人武部政委文楚強表示,如今全區中小學從學雷鋒拓展到學全軍挂像英模,就是想讓青少年學生在學習英雄、了解英雄過程中崇尚英雄,讓英雄情懷在幼小心靈生根發芽。
校園內懸挂全軍十位挂像英模畫像、定期召開軍隊英模主題班會……湖南省開展“軍隊英模進校園”活動一年多來,不少同學對全軍挂像英模的英雄事跡耳熟能詳,許多學校學英模精神、做英模傳人的校園氛圍越來越濃厚。據悉,隨著中小學陸續復課,“軍隊英模進校園”“五個一”活動將在湖南省所有中小學廣泛開展。
創新學習教育方式
把“想講的”變成“想聽的”
去年5月,吉首市人武部一名干部給高三學生講授一堂以學習英模為主題的國防教育課,課件制作精心,收獲的掌聲卻不多,傳統宣講模式在全媒體傳播時代遭遇“票房危機”。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吉首市國教辦干事瞿芳在國教辦的抖音賬號上,上傳了自己宣講英模故事的視頻,這一嘗試贏得超高點擊量。
同樣是宣講英模,緣何效果大相徑庭?吉首大學學生龍晉坦言:“10分鐘的短視頻,講的是感人事,聊的是強軍夢,搭配直抵人心的音樂和豐富多彩的畫面,讓人看得津津有味。”
“隻有合學生‘口味’,國防教育才能‘走心入心’。”2019年5月,在湖南省高校國防教育座談會上,譚柏林的一番話引起與會人員共鳴。他說:“精准把握不同年齡段學生的思想脈搏,才能真正觸動他們的心窩,短視頻教學就是創新英模學習教育的辦法之一。”
在株洲市淥口區金台小學,學校組織小學生從認識軍隊英模人物畫像開始,比一比誰認識得多,還嘗試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動畫、視頻、漫畫等形式宣傳英模人物的事跡。在此基礎上,金台小學還借鑒吸納“我是演說家”的節目形式,組織學生登台講述軍隊英模故事,獲得熱烈反響。
與小學階段的學習方式不同,益陽市安化縣第二中學針對中學生心理與行為特點,採取掃描二維碼觀看H5的形式開展英模學習活動。這所中學設計的“聽歌識英雄”“學英雄的現實攻略”“穿越時空學英模”等特色H5頁面,吸引了眾多學生點擊觀看,學英模活動很快風靡整個校園。很多學生說,趣味性的學習讓他們覺得學習英模活動不僅有意義,更有意思。
“讓學英模教育活起來,就是要把我們‘想講的’變成學生‘想聽的’,用學生‘想聽的’提示我們‘想講的’。”實踐中,株洲市淥口區國教辦干事陳慧娟和她的同事們深切地感到,隻有與學生在同一平台、同一頻道、同一個語言體系中同頻共振,才能讓學英模教育活動真正撥動學生心弦。
形成常態制度機制
合力用英雄夢點燃報國情
“時刻牢記我是英模傳人,向英模學習……”4月12日,湖南省岳陽市第七中學學生面對全軍英模挂像,舉起右手,庄嚴宣誓。岳陽市國教辦干事張莉介紹,為推動學英模活動常態化,岳陽市第七中學已將12項行之有效的做法機制化,向挂像英模宣誓就是其中之一。
岳陽市第七中學是全軍挂像英模張超的母校。2016年,年僅29歲的英雄飛行員張超不幸犧牲。英雄遠去,精神不朽。近4年來,張超的事跡在家鄉廣為傳頌,“向英模張超學習”成為這所中學全體學生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具體行動。
岳陽市第七中學黨總支書記吳敏華告訴筆者,學校勉勵全校學生以張超學長為榜樣,沿著英模的足跡前行,並將學習英模活動納入校園文化建設,通過經常性開展講英雄故事、唱英雄歌曲、播英雄影視等活動,讓學生置身崇尚英雄的校園氛圍之中,時時處處受到熏陶感染。
在岳陽市第七中學大禮堂的牆上,筆者看到一張學英模活動統籌安排表。表格內容顯示,該校每月確定一個學英模教育主題,每季度進行一次相關考評,每年組織一次英模精神知識競賽,每年9月30日組織召開英模精神座談會、交流會……張莉表示:“學英模需要啟發自覺,更需要機制保障。”
“學校是開展青少年英雄主義教育的主陣地。”湖南省國教辦干事譚杰波介紹,“軍隊英模進校園”活動是湖南開展國防教育的重點工程,已固化為年初進計劃、全程有指導、年底有考評3項保障機制。他們還聯合教育部門把英模精神教育融入學科建設、教材選用、課堂教學、課外活動之中,確保教育引導深入、持久、系統。
“學習英模人物,讓英雄精神融入血脈,就要從身邊小事做起,一點一滴積累。”湖南省國防教育講師團講師李先德介紹,省內很多學校通過學英模活動挖掘身邊的榜樣,在教室樓道、學生食堂,隨處可見“學英模標兵”學生的照片。
近年來,針對網上存在詆毀英模的段子,長沙市高校依托國防類社團、軍迷協會等開展捍衛英模志願活動﹔湘潭市結合轄區資源優勢,將學英模活動有機嵌入中小學研學課堂﹔岳陽市推出英模廣播劇、英模紅色書籍、英模文藝作品﹔湘西州著力打造中小學生英模故事講解員隊伍。
用軍隊英模培塑學生愛國情懷,也進一步激發了青年學子投身軍營、報效祖國的熱情。在吉首大學,校園LED屏滾動播放全軍十大挂像英模視頻,准備報名參軍的大學生胡航銘告訴筆者:“每當路過LED屏,看到挂像英模的事跡,我就會心潮澎湃。我要以他們為榜樣,不負青春、逐夢軍營。”湖南省征兵辦公室主任吳畏介紹,將宣講挂像英模事跡與征兵宣傳相結合效果凸顯,目前全省適齡青年兵役登記率達100%,大學生網上應征報名2萬余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