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先進武器橫空出世 俄全面提升打擊力量體系

2020年07月17日17:24 |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小字號
俄羅斯圖-160戰略轟炸機。來源:新華網
俄羅斯圖-160戰略轟炸機。來源:新華網

近日,外媒報道稱,俄軍將於今年年底前接收S-500“普羅米修斯”防空導彈系統。該系統的主要任務是打擊敵軍中程彈道導彈,並具備打擊洲際彈道導彈的能力。俄軍事打擊力量不斷更新升級,背后有何戰略調整?對風雲變幻的世界軍事格局造成怎樣影響?

制空爭奪 提升對抗打擊能力

多年來,美國戰斗機的作戰能力一直處於世界先進水平,F-22、F-35等也一直是美國炫耀其軍事實力的利器。在軍隊現代化變革的浪潮中,俄重點加強空中對抗打擊力量體系。圖-160戰略轟炸機,機身全長54米,可爬升15000米,平均飛行速度2馬赫,其武器艙位於機身中部,可攜帶核武器,裝備最新的總統-S機載防御系統后,圖-160作為核常兼備、超強機動的戰略轟炸機,具有致命的打擊摧毀能力。

在戰斗機博弈層面,蘇-57隱形戰機內置4個武器艙,戰斗載荷可達六噸,巡航速度可達每小時1450公裡,強大的機動能力賦予其1200公裡的超遠作戰半徑。據俄羅斯專家透露,蘇-57擁有的高隱身性能和超聲速巡航能力,是俄軍用以應對美F-22,破除其“非對稱”優勢的強有力武器。蘇-57編隊參加了紅場閱兵,俄方表示,蘇-57大規模裝配部隊並形成作戰力量體系指日可待。

在應對美國利用空中優勢實施特種打擊方面,米格-31遠程超聲速截擊機最大載彈量達3噸,最大飛行距離達3000公裡。據俄軍方表示,該戰機可以在兩萬米的近太空飛行,在其裝配了“匕首”高超聲速導彈系統后,可以對遠空域戰略轟炸機進行高效攔截。米格-31還具備強大的編隊作戰搜索能力,在應對美第五代戰機的隱身性能方面,有良好的偵察和截擊能力。

激光出世 癱瘓衛星通信體系

上世紀80年代,蘇聯就已經開始研究激光武器,由於當時技術不夠完善,未能取得大的突破,但前期積累的寶貴數據為后續俄羅斯繼續開展此類項目提供了珍貴資料。佩列斯韋特激光系統,從研發開始就受到世界各國關注,其目標任務就是打擊空天目標,並且與陸基激光系統相比,對航空器的毀傷能力更強。一方面,激光器配置在載機上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小大氣的影響﹔另一方面,“佩列斯韋特”還可以打擊敵人的航空器,是俄最新研制的激光武器。

2018年12月,佩列斯韋特激光系統首次進行試驗性作戰任務。據俄媒報道,這款武器主要是通過“炫目”方式讓敵衛星短暫癱瘓。佩列斯韋特激光系統具有光速發射、打擊精准、避免干擾、難以防護等優點,已被裝備到空天軍。近年來,俄把激光武器作為未來重點研究方向之一,其建立的激光反導部隊,是世界上第一個真正意義的激光反導部隊。據美透露,美國所研發的反導激光武器於2019年4月才進行所謂實驗性測試。可見,在利用激光武器進行打擊方面,俄領先於世界所有國家,這對俄軍戰略調整和軍事進攻打擊具有重大戰略支撐。

自蘇聯解體以來,俄美雙方在軍備上的競賽從未停止過。俄方一直奉行“積極防御”的軍事戰略,亦有自己難言的苦衷。佩列斯韋特激光系統的成功研制,使俄在大多數戰場上都可以充分把握優勢,掌握戰場的主動權。隨著全球局勢的緊張,美國和北約利用俄羅斯經濟下滑和軍事力量調整的窗口期,加緊了對俄羅斯的全面遏制。激光武器的問世,使俄方能更有效地保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加強綜合應對能力,是軍事戰略向“遏制—進攻”型轉變的堅強后盾。

戰略調整 轉型“核遏制進攻”

自蘇聯時代開始,核武器就一直是兩大軍事強國斗爭的焦點。俄羅斯955-A型戰略核潛艇在裝備大數量常規導彈、核導彈的基礎上,裝備了速度可達200節的“暴風”魚雷,裝備了能承受500米距離以上核爆炸沖擊的艦艇防護裝備,在原有超強打擊能力的基礎上,極大提高了抗打擊能力。此外,艇體表面貼敷厚度超過150毫米的高效消聲瓦,導致美軍現有的聲納系統幾乎無效。據俄軍方表示,955-A型戰略核潛艇與弗拉基米爾大公號核潛艇相互配合,利用其地緣優勢,從本土海域發射導彈隻需跨越7000余公裡就可以對北美造成超強打擊。這樣一支核打擊力量的存在,讓美國如鯁在喉。

“薩爾馬特”洲際導彈,最大射程可達1.8萬公裡,成為當前地球上射程最遠的洲際導彈,起飛重量208噸,有效荷載8-10噸,導彈整體長35.3米,攜帶燃油178噸,可攜10-15枚分導式核彈頭。據俄公布的部分性能可知,如果美軍想進行有效攔截,至少需要500枚反導導彈,然而根據美現有防空體系,無法進行有效攔截。如此看來,美將全方位無死角地暴露在“薩爾馬特”的打擊之下。“薩爾馬特”洲際導彈可有力保証俄國家戰略需求,使俄在洲際導彈方面形成不對稱的國家優勢,可以極大地提高俄戰略威懾力和遠程打擊能力。

近年來,俄一改以往“北極”防御體系,不斷加強軍隊力量結構的調整,打擊能力提升尤為突出。隨著世界局勢的暗流涌動,俄接連亮相各種高新戰略威懾性武器,全面提升對抗打擊能力,給當前緊張的世界軍事態勢填了一把助燃劑。 (楊水生、代貴報、谷 浩、劉子興、封華)

(責編:黃子娟、岳弘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