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鍛造新時代過硬基層的戰略抓手
——全軍“雙爭”活動試點試行情況綜述

夏末秋初,大江南北的座座軍營再次迎來退伍季。
與往年不同,今年許多戰士胸前佩戴著首次頒發的新式獎章——“四有”優秀士兵獎章。這是他們軍旅生涯的珍貴記憶和高光時刻。
經習主席批准,從2020年起在全軍基層單位和人員中,廣泛開展爭創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先進單位,爭當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優秀個人活動。新時代新“雙爭”,這是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全面鍛造“三個過硬”基層的重大舉措,是引領基層單位奮進強軍新征程、激勵廣大官兵立足戰位建新功的重要載體和戰略抓手。
為探索新“雙爭”活動方法路子,今年初,全軍遴選10個師旅團級單位、相關大單位遴選63個不同類型單位開展試點探索,各部隊同步展開試行工作。從軍兵種部隊、院校科研單位到軍委機關部門和戰區直屬單位,各級黨委和機關精心籌劃、跟進指導,基層各類單位和人員踴躍參與、積極實踐,形成百舸爭流、創先爭優的生動局面。
讓創先爭優傳統煥發新威力——
對標時代要求 強化激勵效應
榮譽,軍人的第二生命。回顧我軍波瀾壯闊的發展史,群眾性比學趕幫超活動常抓常新,創先爭優始終是人民軍隊奮勇爭先、克敵制勝的紅色基因、勝戰密碼。一面面獎旗、一枚枚獎章,激勵著全軍將士一往無前,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1993年,我軍修訂頒發《軍隊基層建設綱要》,總結創先爭優光榮傳統和歷史經驗,規定在全軍開展“爭創先進連隊、爭當優秀士兵”活動。此后,“雙爭”活動一直如火如荼開展。
2019年11月,習主席在中央軍委基層建設會議上深刻分析軍隊基層建設在使命任務要求、建設內涵、日常運行狀態、部隊組織形態、官兵成分結構、外部社會環境等方面發生的新變化,鮮明提出全面鍛造聽黨話、跟黨走的過硬基層,能打仗、打勝仗的過硬基層,法紀嚴、風氣正的過硬基層,為新時代基層建設立起新標高,賦予我軍創先爭優傳統新的時代內涵和實踐指向。
目標指引方向,標准激發動力。為貫徹落實習主席關於全面鍛造“三個過硬”基層、培養“四有”革命軍人、鍛造“四鐵”過硬部隊等重要指示,引導基層各類單位和人員積極投身強軍興軍偉大事業,中央軍委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軍隊基層建設的決定》和新修訂的《軍隊基層建設綱要》,明確在全軍開展爭創“四鐵”先進單位、爭當“四有”優秀個人活動。
新“雙爭”活動圍繞緊扣強軍主題、強化為戰導向、注重爭在平時、發動全員參與、堅持務實求實,從內涵到外延、從標准到方法、從覆蓋面到含金量作了全方位重塑重構,對評比標准、比例、時機、程序和激勵措施等進行了體系性設計。部隊普遍反映,新“雙爭”將基層各類單位和人員發展進步的具體目標融入強國強軍的宏偉目標,有效激發進取心、指明發力點,搭起了“我的夢”融入中國夢、強軍夢的船和橋。
水激石則鳴,人激志則宏。試點試行半年多來,各單位深刻理解把握新“雙爭”的政治意蘊、戰略意義和實踐要求,凝聚起創先爭優、聚力強軍的共識共為。活動開展時間不長,激勵效應明顯,基層各類單位和人員爭著扛紅旗、搶上“龍虎榜”,后進趕先進、中間爭先進、先進更前進。
今年以來,面對疫情防控和備戰打仗的雙重考驗,基層廣大官兵和文職人員把創先爭優熱情轉化為推動工作、完成任務的實際行動。陸軍某合成旅圓滿完成赴6個地區瀕海訓練任務,聯勤保障部隊某儲供基地保障隊承擔10余萬件車船、藥品物資驗收發放任務無一差錯,武警無錫支隊擔負數十個重要目標執勤哨位萬無一失。新時代新“雙爭”,撬動基層建設創新發展的戰略抓手作用逐步彰顯,從源頭上激活了基層建設“一池春水”。
把政治過硬放在首位——
堅定信仰信念 鑄就絕對忠誠
基層過硬,首先政治上要過硬。開展“雙爭”活動,根本目的是引領基層官兵聽黨話、跟黨走,確保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直達基層、直達官兵。
《軍隊基層建設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和“雙爭”活動《實施細則》明確,“四鐵”先進單位基本條件第一條是具有鐵一般信仰,“四有”優秀軍官基本條件第一條是對黨忠誠,“四有”優秀士兵(學員)基本條件第一條是信念堅定、聽黨指揮,“四有”優秀文職人員基本條件第一條是政治合格……作出這些規定,就是要把政治建軍要求落實到基層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保証“雙爭”活動的正確方向。
思想政治引領貫穿全程。基層單位把政治過硬作為爭創的首要內容,突出忠誠擺位,立牢政治標准,引導官兵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打牢聽黨指揮、獻身強軍事業的思想政治根基。空軍結合開展群眾性“大討論”、常態化“大談心”,提升官兵參與“雙爭”活動的政治站位。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信息系統工程學院把思想政治課成效作為“雙爭”評比關鍵指標。
絕對忠誠擺在首位。各級牢牢把握對黨絕對忠誠的政治要求,明確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和有靈魂的具體標准,防止“雙爭”變成單位爭彩頭、個人爭名利。國防大學把“政治過硬”要求細化為思想政治領導、政治功能、理想信念、政治紀律、黨性修養等方面具體規范,清晰描繪出爭創評比的政治“畫像”。
政治底線筑牢夯實。各部隊在“雙爭”活動中列出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負面清單”,把重要情況不報告、執行命令打折扣等列為限選條件,對違反政治紀律的“一票否決”,引導官兵自覺做好政治體檢,掃除政治灰塵,增強政治免疫力。
戰斗堡壘帶頭爭創。支部不強,“雙爭”白忙。各部隊突出基層黨組織既是組織者、又是爭創者的地位作用,把抓“雙爭”強堡壘、強堡壘促“雙爭”統一起來。海軍某驅逐艦支隊突出政治功能、“三個能力”、表率作用等重點內容,提高黨組織建設在單位全面建設評比中的權重﹔區分理論武裝、組織生活、民主建設、作風風氣等,細化衡量組織功能的硬指標,防止和克服“隻抓業務、不抓黨建”等偏向。廣大基層黨員骨干站排頭、當標兵、打頭陣,以先鋒模范形象帶動形成積極爭創氛圍。
把備戰打仗作為根本指向——
聚焦主責主業 鍛造勝戰本領
基層一切工作都要為打贏服務。勝戰,是“雙爭”活動的根本落腳點。試點試行中,基層各類單位和人員盯著對手練、瞄著打贏爭,把戰斗力標准落到基層,戰斗力建設強到基層。
——提高為戰而爭的站立點。各部隊著力破除抓建基層中偏離中心的“二八現象”,強化中心居中、主業主抓,引導基層單位爭做戰斗力的增長極、個人爭比對戰斗力的貢獻率。
軍事科學院某研究所堅持以戰領研、以績爭先,引導科研人員走出與自己比、與昨天比的“舒適區”,緊盯科技前沿確立爭創“制高點”,比課題“含戰量”,比成果轉化率,年度研究課題直接服務備戰打仗的比例達92%。
——立起為戰而爭硬核標准。新“雙爭”把練兵備戰成效作為評比的主要標尺,堅決防止生活標准、安全標准、迎檢標准沖擊干擾中心。《實施細則》明確的24種優先和限制評選、容錯的具體條件或情形中,直指備戰打仗的佔60%。特別是5種容錯情形,打破了以往事事搞“一票否決”、簡單以事故定乾坤等做法。基層官兵感慨,現在抓工作、搞訓練放開了手腳,干勁闖勁更足了,更加一門心思練打仗、謀打贏。
武警部隊在評比細則中明確,評先名額指標向“戰斗隊”傾斜,優選條件側重對戰斗力的貢獻率。戰略支援部隊某部充分用好5%的評先評優浮動指標,著重向戰法研究、技術革新、重大演訓表現突出的基層單位傾斜。
——抓實為戰而爭的落點。各級把練兵備戰作為最重要平台,將“雙爭”深度融入練兵強能、備戰打仗實踐,與日常戰備和重大演訓一體推進、融合互促。從高原到海島,從戈壁到大洋,全軍各演訓比武場、日常戰備崗,處處涌動著創先爭優熱潮,迸發出向戰奮爭的新動能。
在哪練兵就在哪爭,打仗需要什麼就爭什麼。火箭軍某旅將營營對抗、架架排序、創破紀錄等活動統一納入“雙爭”范疇,將“雙爭”融入群眾性練兵比武“主擂台”。國防大學聯合作戰學院某系緊密對接戰場需求教戰研戰,上半年新承擔近百項課題研究任務,教學內容更新率達90%。許多邊防部隊將“雙爭”融入崗位戰位,“黨員突擊隊”“團員突擊隊”堅如磐石駐守邊防管控一線。官兵們講,“雙爭”就要爭在戰位上,平時爭出精氣神,戰時拼出血性來。
把評建一體貫穿始終——
堅持融入經常 做到以評促建
評是手段、建是目的,爭在平時才能爭出活力、注入動力。
新“雙爭”活動從設計到實施,始終注重有機融入基層經常性基礎性工作之中,使“雙爭”這個戰略抓手落細落實,撬動新時代基層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堅持按綱規范、按綱爭創,讓“雙爭”的過程成為按綱抓建的過程。
“雙爭”評比的基本條件就是基層建設的標准要求,開展“雙爭”活動與按綱抓建內在契合、高度一致。各部隊廣泛開展學習《綱要》、貫徹《綱要》活動,把握新時代基層建設的准則和依據,認真分析基層建設形勢,量身定制固強補弱措施,理清按綱建設、按綱爭創思路。
聯勤保障部隊擬制貫徹落實《綱要》實施辦法,對未來三年基層建設進行體系設計,與“雙爭”活動一體推進。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試點單位依據《綱要》細化“雙爭”評比標准,突出看《綱要》落實了沒有、爭創目標實現了沒有、全面建設進步了沒有,防止“一俊遮百丑”。
——堅持抓在經常、爭在平時,讓創先爭優成為實踐狀態和工作常態。
“雙爭”對基層建設和工作的促動作用,就體現在天天比、事事爭上,每次評比都是一次工作盤點,是查缺補漏、改進提升的助力。一些官兵深有感觸,想要評比多出彩,就需平常多努力,那種干歸干評歸評、臨時“抱佛腳”的想法行不通了。
一些單位開發“雙爭”服務平台記錄營連動態數據,變年底算總賬為全程算細賬,倒逼做好日周月季必做工作。軍事科學院堅持把“雙爭”融入科研創新實踐,鼓勵科研人員在深化推進新冠肺炎疫情應急科研攻關、遂行軍事科研任務中勇挑重擔、爭當先鋒。國防科技大學軍事基礎教育學院某學員大隊設計“雙爭”評比電子檔案,對期末考試、日常測試成績等有明確分數的指標直接運用,對比武競技、學科競賽等有等級排名的加權賦分,防止平時不爭評時爭。今年入汛后,全國多地出現嚴重洪澇災害。人民軍隊聽黨指揮、聞令而動、向險而行,關鍵時刻發揮了突擊隊作用,截至8月19日,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出動兵力120多萬人次奔赴抗洪一線,守堤成為創先爭優主陣地,逆行沖鋒激發青年官兵血性擔當。
——堅持求真務實、公平公正,讓各類單位和人員爭有盼頭、創有勁頭。
如何評得科學、評得公正,是大家最關注的,也是“雙爭”的生命力所在。各級黨委和機關從實際和實效出發,科學制訂評比辦法,力求簡約務實,不搞繁瑣哲學,認真清理“千分制”和天天打分、事事考核、處處留痕等做法,力戒形式主義。
“分類型評比、分層次競爭”“橫向比建設水平、縱向看進步幅度”“嚴格評比標准條件,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各單位細化制訂評比辦法時,盡可能把原則要求搞具體,做到不管先進多少年、“雙爭”評比看當年,不管名氣有多大、工作實績論高下,不搞平衡照顧、輪流坐庄、“人為保先進”,防止和克服“先進比后進看”“多數不爭少數爭”等問題。陸軍某合成旅為每名官兵制作《成長手冊》,每月有目標、有自評,成長軌跡記錄在案,實績進步一目了然。火箭軍某旅制訂參加實彈發射、跨區駐訓等重大任務考核鑒定表、能力評估表,以實績論高下,官兵普遍信服。
把爭創主動權交給基層——
踐行群眾路線 激發動力活力
官兵是基層建設的主體力量和動力源泉。試點試行中,各級深刻把握新“雙爭”是群眾性創先爭優實踐的基本定位,把群眾路線這個法寶貫穿始終,堅持用信任的眼光、欣賞的眼光、發展的眼光看待官兵,將還權基層落實到評比全過程,發動全員爭創,激發創先爭優、崗位建功的“原動力”。
——端正指導思想,充分發動群眾。各單位採取召開機關和基層雙向懇談會、意見建議直通車、線上線下“諸葛亮會”等方式,主動問計基層、問計官兵……
為科學規范新“雙爭”活動,軍委機關相關部門4個輪次組織調研和聽取意見,滾動修訂“雙爭”活動《實施細則》。陸軍收集基層意見建議800多條,細化完善“雙爭”活動規范。武警部隊通過問題大家擺、對策大家議,匯總梳理試點試行中遇到的73個突出矛盾和169條具體意見建議,依靠群眾智慧解決問題,推動活動健康有序開展。
——真誠信任官兵,尊重群眾公論。組織評比中,師旅團級單位黨委尊重基層黨組織意見,放權不放手、引導不干預。基層黨委、黨支部尊重軍人委員會意見,隻定標准、不定調子。各級黨組織和群眾組織尊重群眾意見,讓大家有話敢講、有話願講。
海軍對“不影響評”的情形,讓官兵來投票﹔對“不得評”的情形,讓官兵來監督。聯勤保障部隊堅持公開過程、公示結果、公布反映渠道,把評比置於陽光下,讓群眾真正成為“裁判員”。
——充分激勵鼓舞,全面培養提升。新“雙爭”激勵措施與個人進步挂鉤更緊,先進先用、優秀優先、實干實惠的導向更鮮明,“含金量”提升了,激發動力活力的作用更明顯。
針對一些官兵對激勵政策能否落地的擔憂,海軍把“雙爭”評比結果與基層黨組織評先推優、干部提升使用和官兵晉級晉銜、評功評獎、入黨考學直接挂鉤。國防科技大學著眼褒揚先進、鞭策后進,細化制訂評比結果與個人進步挂鉤8條激勵措施,明確“四有”優秀學員保研送學優先、綜合評定加分、立功受獎傾斜等硬政策。空軍航空兵某旅堅持全面培養和激勵官兵,針對不同層次、不同基礎官兵特點,一類一法、一人一策促爭創,對優秀的不放鬆,對中間的不放手,對靠后的不放棄,做到成長進步一個都不能少。各級通過建立和落實挂鉤幫帶、雙向講評等機制,將基層單位“雙爭”成效作為衡量機關科室履行指導幫帶職責的重要參考,與評選機關服務基層先進處、科、股和優秀個人挂鉤,實現了機關與基層雙促進、雙增效。
新時代新“雙爭”,為基層創先爭優、奮進強軍提供了廣闊舞台,也將鐫刻一個時代的印記。試點試行不是活動的終點,而是深化探索實踐的新起點。現在“雙爭”的熱情鼓起來了,更重要的是恆久保持,評出新風、評出正氣、評出干勁,激勵基層各類單位和人員以飽滿熱情投身強軍實踐,為全面鍛造“三個過硬”基層注入不竭動力、匯聚磅礡力量。(錢宗陽 范離 彭冰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