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一張抗美援朝經典照片誕生背后的故事——

定格“巨龍”過大江

2020年10月17日06:18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照片的遠景,是朝鮮新義州深灰色天空下綿延起伏的群山和田野,近景是新中國遼寧省安東市(現丹東市)白雪茫茫的大地,一支如巨龍般蜿蜒綿長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隊伍,全副武裝行進其間。整個畫面氣勢恢宏、開闊壯觀,展現出志願軍將士一往無前、英勇無畏的精神風貌。

  這幅照片是時任志願軍第64軍政治部攝影記者黎民拍攝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我軍曾經參加過入朝作戰的部隊各級單位的榮譽室,大都會把這張照片展示在醒目的位置。

  這幅經典照片與《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一起,已成為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的標志。這幅珍貴的歷史照片是如何拍攝的?照片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在遼寧省軍區丹東第一干休所,離休干部黎民為我們娓娓道來。

  抗美援朝戰爭時期,黎民在志願軍第64軍政治部擔任攝影組組長。1951年2月中旬,他所在的部隊奉命開赴朝鮮戰場,准備參加第五次戰役。那年冬天,天氣格外寒冷,皚皚冰雪覆蓋大地。部隊接到過江命令后,很快在鴨綠江上搭起浮橋,日夜兼程疾速過江。

  當時,黎民帶領電影隊、文工團的同志站在岸邊,為過江部隊鼓勁加油。他是第64軍的老兵,有許多曾一起出生入死的親密戰友,他們看見黎民脖子上挂著照相機,便圍過來說:“黎民同志,給我們拍張照片吧!不管將來我們能否回來,都是個紀念。”那時,按規定未經允許是不許給個人拍照的,但面對這些即將奔赴戰場的戰友,黎民破例為他們拍了照。他顧不得寒冷的天氣,時而蹲下,時而趴在地上,從各個角度用鏡頭留下戰友的風採。

  不知不覺到了下午,天氣變得晴朗起來,積雪在陽光下泛著銀輝,空氣清冽。不一會兒,前身曾參加過百色起義的191師572團准備列隊過江。

  望著那軍容嚴整、逶迤過江的“鐵流”,黎民突然來了靈感,想要抓拍一幅全景式的過江照片。於是,黎民將鏡頭對准如巨龍般蜿蜒前行的過江隊伍,就在那“龍頭”剛剛探入對岸朝鮮新義州,而“龍尾”尚在祖國安東(今丹東)的土地上逶迤的瞬間,他激動地按下了快門。

  部隊過江后,黎民把這幅照片的底片小心翼翼地包好,寄往解放軍畫報社,不久就收到了採用的通知和小樣。這幅題為《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的照片,與周巍峙譜曲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同時發表在1951年第4期《解放軍畫報》的扉頁上,並被當時全國各地的報刊普遍刊用,后來還榮獲了志願軍總部頒發的二等獎。照片的原片如今被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朝鮮的祖國解放戰爭勝利紀念館也都予以陳列。

  照片刊登后,在全國引起很大轟動,很多戰友稱贊黎民是英雄。黎民深情地說:“我哪裡是什麼英雄?真正的英雄是那些浴血奮戰的一線指戰員,他們英勇無畏地跨過鴨綠江,在異國土地上拋頭顱、洒熱血,我不過是那個歷史時刻的一個忠實記錄者。沒有那一段慷慨激昂的壯闊歷史,我的攝影技術再高超,也無法創作出這樣無愧於歷史、無愧於時代的作品來。能夠用這張照片去紀念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和犧牲的戰友,是我一生的榮耀。”

(責編:胡永秋、黃子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