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山高水長,子弟兵愛民情深

——四位全國擁政愛民模范的親歷與見証

2022年02月04日10:01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春節前夕,高博(左二)走訪慰問軍屬,與他們一起寫春聯、貼窗花,送上節日祝福。陳泓宇攝

高博,2002年6月入伍,現任南部戰區海軍某訓練基地政治委員。榮立三等功2次,先后被表彰為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防凍先進工作者、廣東省擁政愛民模范。2020年10月,被表彰為全國擁政愛民模范。

圖為沈泉(左)到病房看望患者。張博文攝

沈泉,2003年6月入伍,現任東部戰區海軍醫院某科室醫師。2020年10月,被表彰為全國擁政愛民模范。

前不久,趙莉莉(后排中)利用節假日,專程趕赴河南師范大學,參加童蒙教育基金捐贈儀式。董岸鬆攝

趙莉莉,2013年8月入伍,上士軍銜,現任某旅衛生隊心理咨詢師。2020年10月,被表彰為全國擁政愛民模范。2021年,被共青團中央評為“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

圖為王博(中)在藍天宇鋒幼兒園與小朋友一起表演節目。孫悅攝

王博,2000年8月入伍,現任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政治工作局組織紀檢處干事,榮立三等功2次。2020年10月,被表彰為全國擁政愛民模范。

通車時,鄉親們立起路牌

2015年國慶期間,第22號超強台風“彩虹”正面襲擊駐地廣東省湛江市,造成大面積停水停電、通信中斷、交通癱瘓,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正在休假的我返回崗位,聽從安排,參加搶險救災。白天,我和官兵們一起搶修道路、解救被困群眾、協調應急醫療和用電用水問題﹔晚上,我在作戰值班室匯總搶險救災情況,統籌安排次日行動,及時調整搶險救災計劃。連續11個晝夜,我鉚在救災一線,先后協調指揮出動官兵1.2萬余人次、各型車輛1100余台次,清除路障、垃圾7000余噸,疏通道路百余公裡,圓滿完成搶險救災和助力復工復產任務。

當我拖著疲憊的身體打開家門時,3歲多的女兒竟然認不出我了,哭著大喊:“媽媽,家裡闖進了一個又黑又臟的人!”

愛民助民,不只是搶險救災。回望參與支援地方精准扶貧的前前后后,對如今的助力鄉村振興,我有了更真切的感悟。

從2012年起的7年間,我先后70余次深入貧困村實地考察,走訪慰問貧困戶近百次,多次牽頭組織開展醫療幫扶、健康幫扶、消費幫扶等活動,參與了對9所海軍希望小學和2所八一愛民學校的幫扶工作。

2017年,我牽頭負責南部戰區對廣東省韶關市新豐縣紫城村的定點幫扶。戰備訓練之余,我經常利用休息時間深入貧困村,進村入戶與鄉親們同吃同住,摸底數、建台賬、定措施。我通過調研發現,因歷史糾紛,村口有1公裡多“斷頭路”。我主動靠前,化解矛盾,最終由南部戰區機關牽頭,當地政府和企業共同出資,村委會拿出少量公共用地,打通了“斷頭路”,村民出行不再“雨天一腳泥,晴天一身灰”。

讓人感動的是,通車時,鄉親們自發地把道路命名為“雙擁路”並立起路牌。

2018年初,我在紫城村野外勘察時遭遇毒虫叮咬,引發感染,持續發燒不退。正是年初制訂幫扶計劃的關鍵時段,我咬牙堅持下來。經多方努力,2019年底全村整體告別貧困。今年春節前夕,村裡的鄉親們紛紛發短信告訴我們,擺脫貧困后,走上鄉村振興之路,大家干勁更足了,生活更好了。(高博)

那一夜,我守在患者床前

2018年9月的一個夜晚,我剛結束對一名重症昏迷患者的診療,就接到急診科打來的電話。病人是一名潛水員,連續4天在舟山外海水下作業。當天下午他連續在水下工作半小時,上船休息時突然喪失視力、聽力,被送到醫院急救。

病人被送進了加壓艙,實施急救治療。“病人有生命危險,我在艙裡面陪著他,有情況可以隨時處理。”我自告奮勇提出跟病人一起進艙。

艙內溫度和氣壓不斷升高,氮氣麻醉效應顯現,陪伴在一旁的我出現心慌、呼吸費力等症狀,但我沒有慌張,一直在艙內陪著病人,堅持了近8小時。當病人出艙時,已經基本恢復聽力、視力,他握著我的手連連道謝:“感謝親人解放軍!”

“一年將盡夜,萬裡未歸人。”我深知,當一名為人民服務的好軍醫,從來不分節日還是平時。

2020年2月17日,正值春節期間,我隨海軍援鄂醫療隊出征武漢,來到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擔任感染5科主治醫師和住院總醫師。經過40余天連續奮戰,光谷院區累計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36名。

成進卿是一名85歲的重症患者,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糖尿病和高血壓,入院后經常拔掉吸氧裝置,要求回家。

一天晚上,我剛完成醫院紅區的工作,值班護士緊急呼叫:“老爺子翻下床,坐在地上咳嗽,有呼吸困難!”我顧不上換掉已經濕透的衣服,頂著疲憊穿上防護裝備再次沖入病區。

我和兩名護士合力幫他躺回病床。“老爺子入院后一直情緒不穩定,這次脾氣更大!”護士不經意的一句話提醒了我。我立即查看監護儀上的氧飽和度,發現在低值徘徊,當即意識到患者的煩躁可能因缺氧症狀加重所致。

事后証明,這個判斷是對的。當剛安靜一點的老人又開始躁動時,我立即啟動緊急搶救預案,換為高流量吸氧裝置、給俯臥位通氣、復查血氧、加大化痰抗炎的藥物劑量。慢慢地,老人情緒平靜下來。

那一夜,我一直守在老人床前。等到老人各項指標逐漸好轉,我交接好后續看護工作,脫下防護服回到潔淨區的那一刻,天空已經露出了魚肚白。(沈泉)

助民路上,傳好接力棒

新春將至,軍營裡的年味也濃了起來。最讓我和戰友們開心的是,看到身邊大山村村民的笑臉。

2020年4月,我接到部隊政治機關的指示:“大山村裡種植的茶葉滯銷,茶農們種植茶葉很辛苦,我們一定要設法幫助解決銷路。”

我當即多方聯系茶商,邀請他們實地勘察。其中一位茶商一眼相中了大山村生產的優質茶葉,很快將滯銷的茶葉全部收購,並與村裡達成協議:等后期採摘新茶時,會帶著專家來村,指導鄉親們如何搞好營銷。在我和戰友們不懈努力下,滯銷的茶葉全部順利售出。

我出生在軍人家庭,祖父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父親參加過邊境重要軍事行動。轉業多年的父親一直保持著軍人的優良作風,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先后榮獲“中國好人”“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等多項榮譽。

當時,我並不能完全理解父親:“這麼多年,是什麼讓您堅持投身公益事業?”“黨的好政策把咱家帶上了致富路,過上了好日子。能為群眾做些事,是我作為一名老黨員、一名老兵的責任和義務。”在父親影響下,我決定參軍入伍。

2014年5月,當兵快一年的我在媒體上看到一條消息:為百名優秀貧困兒童尋找“代理媽媽”。其中有名孤兒,收養她的阿姨已經年過60歲,家庭生活困難,被收養孤兒面臨失學的窘境。

我立即通過當地婦聯聯系上這位阿姨。趁一次周末外出的機會,我來到她們家中。看到那名懂事的小姑娘后,我暗下決心:決不讓她輟學!從那以后,每年休假時,我都會為她送去學習用品和生活費。

入伍前,我曾在母校河南師范大學擔任學生會干部。在學校期間,我與部分師生共同發起設立“童蒙教育基金”。從2018年起,大家每年捐出一定資金幫助品學兼優的困難家庭學生。

今年春節期間,我得知參與這項活動的師生已發展到17人。從地方高校學生到革命軍人,從助力精准脫貧到助力鄉村振興,我感到很快樂很值得。新的一年,我要繼續努力,無論什麼時候,都堅持做到人民子弟愛人民。(趙莉莉)

愛的牽挂,打開一扇窗

我喜歡孩子,做一名教師一直是我的夢想。盡管夢想沒能實現,穿上軍裝的我卻和教育結下了不解之緣。

17年間,我去過新疆喀什的貧困村,到過湖南湘西的大山窪,也走過河北保定不通汽車的盤山路,最喜歡聽山裡的娃娃們叫我一聲“兵媽媽”。

2019年夏天,單位組織定點幫扶的河北省淶水縣其中口村小學優秀學生,到北京參加夏令營活動。7天時間,我陪著小學生們參觀故宮,游覽長城,去天安門廣場觀看升國旗,帶領他們造訪了夢寐以求的清華大學,到北海公園看了歌中唱到的白塔,觀看了三軍儀仗隊的訓練,體驗了中國科技館的無窮奧妙。同事笑著說:“你對別人的孩子,比對自己的孩子還要親!”

當年年底,學校校長發來一段視頻,學生們穿著我和戰友們捐贈的新校服,列隊在部隊援建的“八一多功能樓”前演唱《感恩的心》,這一幕場景,讓我油然而生責任感、成就感和自豪感。

教育幫扶不僅僅是給錢給物,還要學會借才引才,激發內生動力。2019年11月,我帶著北京一所重點小學的部分教師,來到湖南省鳳凰縣廖家橋小學開展手拉手支教活動。一周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對口聽課、專題教研、業務指導等活動內容,既讓北京教師看到山村教師的奉獻,也讓山村教師學到了前沿的教學理念。

如果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那教育幫扶就是幫貧困地區學生打開一扇窗,打開一扇門,讓他們看到更美好的未來。

去年“八一”前夕,新疆喀什來特巴格鄉9村軍民同心幼兒園的小朋友寄來了他們的畫作。一張張可愛的笑臉頂著軍帽,行著軍禮,踢著正步,醒目的標題是《長大我也要當解放軍》。我感到驕傲的是,從選址、建設、裝修到投入使用,自己全程參與了對這所幼兒園的援建。

今年春節期間盤點發現,我參與聯系幫扶的“八一愛民學校”已有7所,我的“朋友圈”涵蓋數百名教職工和數千名在校生。我深知,這不只是我個人的“財富”,也是新時代軍民魚水深情的見証。(王博)

(責編:陳羽、任一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