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功創模,軍營升起閃亮的星

3月2日,新疆軍區某團開展要點奪控演練。裝甲步兵二連官兵表現突出,揮舞連旗慶祝勝利。本報記者 欒 鋮攝
編者按 創先爭優,邁向一流。隨著《軍隊功勛榮譽表彰條例》及其實施辦法的印發,全軍部隊迅速掀起新時代立功創模活動熱潮,廣大官兵聚焦備戰打仗,矢志精武強能,奮力崗位建功,涌現出一大批先進單位和模范人物。他們,是軍營裡最亮的星。請看——
讓謀戰者感受無上榮耀
“先鋒先行,敢闖敢拼,善於攻堅,能打硬仗!”2月下旬,南國腹地某訓練場上,火箭軍“常規導彈第一旅”發射二營官兵整齊列隊,口號震天。隊伍前方,營長江俊鵬手拿獎章和獎杯,為近期演訓中創破紀錄的“先鋒發射架”“金牌指揮長”“金牌操作號手”頒獎。
該旅領導介紹,作為兩度榮立集體一等功的我軍第一支地地常規導彈部隊,組建20余年來,他們始終把打贏當作使命,將榮譽視為生命,通過各種手段激勵官兵向戰謀戰、崗位建功、精武強能、爭創一流。無論日常演練、比武競賽,還是紅藍對抗、實彈發射,他們都會按時組織表彰獎勵。
一級軍士長左小山,曾3次參加國慶閱兵,他駕駛的發射車車頭鑲嵌著7顆紅色五角星。據他介紹,這些紅五星是戰車的“榮譽標識”,每一顆代表執行過一次實彈發射或閱兵任務。因此,自打官兵一入營,該旅就引導大家爭當“追星族”,為自己所在的發射單元贏得一顆紅五星。
在該旅史館一樓大廳內,矗立著幾面“號手牆”,隻有打過實彈的官兵,才有資格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上面。“‘號手牆’好像有一種魔力,新兵看了躍躍欲試,老兵見了熱血沸騰。”發射一營戰士周文芳告訴記者,他先后6次榮登“號手牆”,但總覺得遠遠不夠,“作為軍人,誰不想獲得更多榮譽、爭取更大榮光呢?”
前不久,《軍隊功勛榮譽表彰條例》印發后,該旅詳細收集整理“紅星車”“號手牆”背后的故事。在此過程中,發射四連新兵陳章斌聽到這樣一個細節——
那年,修理營一級軍士長肖長明干滿30年光榮退役。離隊前,為了讓這位一直在幕后保障導彈發射的老兵一圓“發射夢”,旅領導專門把他請到史館裡的導彈模擬發射區。當肖長明按下紅色“發射”按鈕,看到導彈刺向蒼穹時,他激動得熱淚盈眶。
英雄不問出處,建功就在軍營。聽完肖長明的故事,此前還在為自己的將來發展糾結的陳章斌深受觸動,幾度落淚。他暗下決心:一定以老班長為榜樣,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書寫屬於自己的軍旅榮光!(記者 鄧東睿 通訊員 孫 波 胡 耀)
給干事者提供用武之地
一場送喜報活動,讓孫詩東從部隊“火”到了家鄉。
3月6日,河南省信陽市城陽開發區馬營村鑼鼓喧天、熱鬧非凡,在軍地領導和鄰裡鄉親的簇擁下,一份二等功喜報送到了某信息通信基地高級工程師孫詩東父母的手中。
入選某專項人才庫、獲評高級職稱、享受軍隊專業技術人才崗位津貼……去年一年,孫詩東榮獲5項殊榮,讓這位埋頭苦干的“技術大拿”成了單位的紅人和官兵學習的榜樣。
“你有多大成績,我們就給多大榮譽。”該基地某中心政治工作部主任張能華介紹,跨越千裡把喜報送到立功官兵家中,就是要立起崇尚榮譽、創先爭優的導向,激發官兵練兵備戰、干事創業熱情。
前段時間,該基地一級軍士長高玉華第3次申請延期服役,希望繼續留在部隊工作。為何一再選擇延期?高玉華坦言:他舍不得自己的工作室。
作為專業技術骨干,高玉華精通50余種裝備操作維修,多次立功受獎。為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帶動作用,該基地專門成立了“高玉華工作室”,由他牽頭組織開展課題攻關,先后孵化出20多種專用器械、10余種故障排查法,培養專業技術骨干500余名。
讓立功者再立新功,給模范者委以重任。該基地有一份“紅名單”,平時表現突出、具有發展潛力的官兵都會被記錄在案,每逢執行重大任務、晉職晉銜、評功評獎時予以優先考慮。被上級評為“優秀共產黨員”的翁春芳,就是其中的一員。
4年前,他因長期扎根高原,工作成績突出,榮立一等功,被破格提拔為營長。談到再次喜獲殊榮,翁春芳話語中充滿對組織的感恩:“隻要想干、願干、能干,部隊就會提供建功立業的廣闊舞台。”
正確的導向激勵人,實干的氛圍鼓舞人。該基地還通過定期舉辦先進事跡報告會、強軍故事會等形式,把不同崗位的先進典型請上講台,激勵大家爭做行業先鋒、崗位標兵、技術能手。
近期,該基地出台一系列措施,將立功創模與群眾性練兵比武有機結合起來,廣泛開展課題攻關和創破紀錄活動,官兵們斗志昂揚,掀起新的練兵備戰熱潮。(張大鵬 特約記者 張少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