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防線鋼鐵兵
——記武警廣東總隊珠海支隊執勤一中隊(中)

在武警廣東總隊珠海支隊執勤一中隊榮譽室裡,兩面錦旗格外引人注目。錦旗上面分別寫著的“紅色前哨連”“猛打穩守英雄連”,是該中隊前身連隊被授予的兩個榮譽稱號。
烽火歲月,他們憑著過硬的本領、無畏的血性,在戰場上取得一個個勝利。
和平年代,他們依然將“精武強能”作為不渝追求,不斷書寫新的榮光。
“回望歷史,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隻有練就過硬本領,才能筑牢鋼鐵防線,不負肩負使命。”該中隊中隊長謝志雄的話鏗鏘有力。
千錘百煉鍛造鋼鐵戰士——
“從平凡到優秀,血性和堅持缺一不可”
“190,191,192……”海風扑面,一場小比武在官兵的助威聲中火熱展開。單杠上的中士李淵一鼓作氣,最終以213個卷身上刷新支隊該課目訓練成績紀錄。
那一天,上等兵姚福祿望著自己的班長,眼中滿是欽佩。
“當兵,就要當尖兵!”
這是寫在該中隊軍事訓練“龍虎榜”上的一句話。
“當尖兵哪有那麼容易。”姚福祿告訴記者,沒有千錘百煉,就沒有戰友們公認的尖兵李淵。
受電視劇《士兵突擊》裡許三多勵志故事的影響,姚福祿選擇參軍入伍。到了部隊,他才發現,淬火成鋼之路是那樣艱難漫長——下連后的第一次3公裡考核,他的成績為“不及格”。隨后的日子裡,戰友們看到了姚福祿的拼搏——白天,其他人結束體能訓練后,姚福祿依然留在操場上一圈一圈地奔跑﹔晚上熄燈后,他在床上練習平板支撐……
兩個月過去了,姚福祿的成績仍然不理想。他找到班長李淵說:“我感覺自己已經到了極限。”
“什麼也別想,隻管堅持下去!”李淵給姚福祿講起自己的經歷——
結束新訓剛到中隊時,在這個精武強能的光榮集體裡,曾被評為“優秀新兵”的李淵不僅訓練成績排名靠后,就連最擅長的單杠卷身上成績也擠不進前列。這令他一度感到失落,訓練打不起精神。
“生鐵在烈火中經過反復鍛造,方能成為精鋼。那段時間,看到‘龍虎榜’上不斷更新的紀錄,目睹身邊戰友龍騰虎躍的訓練場景,我決心不再消沉下去。”李淵說,在中隊人人爭當尖兵的火熱氛圍中,他很快調整心態,決心主動迎接挑戰、接受鍛造。
思想一轉變,行動就加速。李淵制訂了新的訓練計劃,一有空就“泡”在訓練場上。有時訓練結束,他吃飯拿筷子時,手都會止不住發抖。
日復一日的高強度訓練,讓李淵手上的血泡好了又冒,最終磨出厚厚的老繭。在一次次自我加壓中,他不斷實現新突破,在上級組織的比武考核中斬獲多個課目桂冠,上演了現實版的“士兵突擊”。
“從平凡到優秀,血性和堅持缺一不可。”姚福祿記住了班長的這句話,拋開雜念,專注訓練。一個多月后,姚福祿迎來了又一次考核。看到成績的那一刻,姚福祿體會到了什麼叫“付出就有收獲”。
“時代變遷,英雄精神代代相傳。不斷鍛造鋼鐵戰士,才能始終筑牢鋼鐵防線。”中隊指導員陳振煒介紹,他們常態開展“做英雄傳人,當打贏尖兵”活動,引導官兵高擎英雄戰旗、矢志精武強能。
爐火旺盛煉好鋼。下士麥標帥刻苦練習引體向上等基礎課目,成為支隊小有名氣的全能尖兵。列兵戴丘嶺,依靠“練100次不行那就練200次”的“笨功夫”,成功實現逆襲……
實戰實訓砥礪執勤尖兵——
“練就過硬本領,先進裝備才能發揮好作用”
靜謐的春夜裡,一場訓練后的復盤討論在該中隊指揮訓練室展開。
“我認為從這個方向進行處置,不符合實際情況。我們必須改變傳統方法,才能確保以后的處置行動圓滿順利!”一名年輕干部指著沙盤分析訓練中的問題,在場其他官兵不時發表自己的意見。
日常訓練中,中隊引導官兵緊盯實戰標准,敢於較真碰硬,砥礪執勤尖兵。記者在採訪中深切感到,“較真”成為官兵對訓練的一致態度。
提起“較真”,一班戰士陳光清給記者講了一段往事。
一次,中隊組織掩體構筑與偽裝訓練。挖到一半,教練員突然對一班提出批評。原來,一班挖塹壕時偏離了路線,導致大家好不容易完成的任務前功盡棄。一名戰士忍不住嘀咕:“歪點就歪點吧,那麼較真干嘛?”
那天,全班一直挖到深夜,方才讓塹壕符合標准。晚上,拖著疲憊的身體爬上床,陳光清輾轉反側睡不著。教練員的那句話,一直在他的腦海裡回響:“訓練不較真,打仗就可能丟性命。”
去年年底,根據計劃,中隊組織單兵綜合訓練考核。一些官兵跨過壕溝之后,考核組隨機導調情況:“壕溝裡發現殘余‘敵人’!”有些官兵猶豫了一下,還是拋下“敵人”繼續跑向下一個點位……最終,他們的成績被判為不及格。
“戰場上脫離敵情去拼速度,跑得再快,又有什麼用?”考核組的話一針見血,讓中隊官兵對搞好實戰實訓有了更清醒的認識。
近年來,該中隊加速推進執勤信息化建設,建起可視化執勤信息系統,還配備了多種新式裝備。
今年春節前夕,一場訓練拉開帷幕。作戰勤務值班員黃澤聰目不轉睛地盯著電子屏幕。
“2號區域發現可疑人物……”對講機裡傳出的報告聲,讓黃澤聰一愣,隨即調整指揮。
雖然成功處置情況,但黃澤聰很疑惑:“自己為什麼沒發現目標,難道監控沒拍到?”訓練結束后,他認真查找原因,結果發現因自己操作裝備不熟練導致遺漏目標。
“練就過硬本領,先進裝備才能發揮好作用。”謝志雄借此機會提醒大家。
隨后,謝志雄帶領中隊干部和領班員針對值勤中可能遇到的數十種情況逐一反復研究、訓練、復盤,不斷提高官兵執勤應變能力,探索總結的新訓法被總隊推廣。
群策群力筑牢鋼鐵防線——
“官兵智慧是個寶,練兵備戰少不了”
深夜的一次訓練,官兵像平時執勤一樣緊盯任務目標海域。
突然,不遠處的海面上,幾艘漁船加速駛向岸邊,數名“不法分子”企圖非法上岸……
就在兵力前出的過程中,“不法分子”已翻越障礙,消失在茫茫夜色中。經綜合評估,此次訓練被判定為失敗。
“我認為訓練失敗有目標多點出現的客觀因素,但主要還是指揮員沒有提前預判、前置兵力,導致未能第一時間應對。”復盤討論中,一名戰士的話直言不諱。
“如果這次不是訓練,我們可就犯了無法挽回的錯誤。”指揮員認真反思檢討,與官兵一起梳理出3個方面20余個具體問題,研究制訂相應對策,並在復盤會后及時修訂了中隊執勤方案。
透過歷史的天空,總能尋覓到薪火源頭。上世紀60年代,全軍掀起大練兵熱潮,該中隊前身連隊5次參加上級大比武,一路過關斬將,4次勇奪集體第一。成績的背后是他們發揮官兵智慧、集納練兵“金點子”的不懈努力。
“官兵智慧是個寶,練兵備戰少不了。”謝志雄說,中隊黨支部堅持發揚軍事民主,定期組織“諸葛亮會”,鼓勵官兵圍繞訓練籌劃、實施、評估、總結全過程,集智破解戰斗力建設難題。
每個月底公布軍事訓練“龍虎榜”,是中隊多年來的傳統。然而今年年初,“龍虎榜”卻在中隊一度遇“冷”。
“幾名訓練尖子輪流‘霸榜’,不管怎麼評都是老面孔。”一名戰士的話,引起謝志雄的注意。
戰士的話言之有理,至於解決辦法,謝志雄同指導員一合計,決定開一次“諸葛亮會”,到官兵中去找答案。
“群眾性練兵比武一旦成為少數人的事,就失去了激發多數人練兵動力的作用”“張榜公示既要表揚尖子,更要鼓勵取得明顯進步的官兵”……
最終,經過大家充分討論,“龍虎榜2.0版”出爐。新的“龍虎榜”既保留了訓練課目紀錄榜,還增加了最佳進步獎等內容。隨之,中隊官兵的訓練熱情被點燃,榮譽牆上不斷出現新面孔。
在“紅色前哨連”這座火熱的熔爐裡,人人努力把自己鍛造成一塊好鋼。近年來,該中隊年度軍事訓練考核成績連續總評優秀。(記者 安普忠 魏 兵 侯 磊 特約記者 馮來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