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記者探訪武警貴陽支隊某哨位——

走近“中國數谷”巡邏兵

2025年08月15日09:03 | 來源:解放軍報222
小字號

官兵正在徒步巡邏,身后跟隨一輛無人車。蔣林岫攝

官兵正在徒步巡邏,身后跟隨一輛無人車。蔣林岫攝

三伏時節,記者探訪武警貴陽支隊貴陽北站某哨位。一路行來,山巒起伏間,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一幅“山水與科技共生、傳統與現代交融”的都市畫卷鋪陳眼前。

談起科技帶來的變化,同行的該支隊干部蔣林岫介紹:“貴陽是國家級大數據產業發展集聚區,被譽為‘中國數谷’。搭乘科技發展的快車,越來越多的科技元素‘落戶’營區,官兵執勤手段越來越豐富。”

“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雨后初晴的貴陽格外悶熱。推開車門,一股黏糊糊的熱浪扑面而來,站在寬闊的站前廣場,記者仿佛置身巨大的蒸籠。

走進哨位備勤室,隻見一塊巨大的屏幕佔據了整面牆壁。大屏幕上,各點位監控畫面密集排列,實時顯示現場情況。“貴陽北站是貴州規模最大的綜合性交通樞紐,哨位官兵擔負全天候巡查工作,任務多、責任重。”蔣林岫告訴記者,尤其暑期往來旅客多、人流量大,哨兵僅靠徒步巡邏很難全面掌握車站情況。

這幾年,該支隊攜手地方有關部門研發了一款信息系統,將貴陽北站的各路監控畫面接入哨位備勤室。利用這款系統,哨兵足不出戶就能掌握各點位情況。不僅如此,他們引進人工智能技術,打造了一款集在線巡查、智能分析等功能於一體的AI執勤助手。“AI執勤助手就像一個智能‘哨兵’,不僅能自主統計站內客流、周邊交通的實時數據,還能自動識別異常情況並及時發出預警。”蔣林岫說。

工作席前,值班哨兵李乾坤口述喚醒密鑰后,向AI執勤助手下達指令:“調取西進站口及周邊監控畫面。”話音剛落,對應點位監控畫面就出現在大屏幕上。“以前,快速調取監控畫面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李乾坤介紹,貴陽北站監控點位眾多,AI執勤助手“上崗”前,需由一名值班哨兵專門負責監控畫面的調取工作,有時遇到緊急情況,還得增派人手。“如今,在AI執勤助手幫助下,值班哨兵工作效率大幅提升,能夠騰出更多時間為巡邏組提供線路規劃、情況預警等支持。”李乾坤說。

說話間,巡邏時間到了。經過批准,記者隨隊參加巡邏。巡邏組官兵精神抖擻、身姿挺拔,目光警惕地巡視沿途情況。烈日暴晒,悶熱難耐。出發不到10分鐘,記者的衣服就濕透了。

巡邏路上,一個場景令記者十分好奇:巡邏組身后始終跟著一輛無人車,我們走到哪,它就跟到哪,一路靈活避開行人和障礙物。

“跟AI執勤助手一樣,它是我們的另一位智能‘哨兵’。”李乾坤介紹,這輛無人車,是支隊自主研發的一款執勤保障裝備,可自動感應官兵佩戴的定位傳感器,跟隨巡邏組一起執勤。

李乾坤打開車蓋,記者看到,車內井然有序地擺放著防暴盾牌、防爆毯、移動警戒樁等多種裝備器材,儼然一個“移動裝備庫”,能夠滿足官兵多種執勤保障需求。

“過去,一些不便隨身攜帶的大中型執勤裝備通常存放在備勤室,遇有突發情況,只能派人返回備勤室取。”李乾坤說,“有了這個‘移動裝備庫’,常用裝備器材隨用隨取,特情處置效率大大提升。”

“西進站口方向發現‘犯罪嫌疑人’,注意‘爆炸物’危險!”巡邏途中,李乾坤的對講機裡傳來特情通報,巡邏組火速趕往西進站口,按計劃展開一場實案化訓練。

訓練現場,狡猾的“犯罪嫌疑人”利用建筑物掩護,連續變換逃竄方向,很快從官兵視線中消失。

見狀,李乾坤立即打開無人車搭載的AI執勤助手終端,連接備勤室信息系統,調取相應點位監控,判明“犯罪嫌疑人”逃竄方向。在備勤室戰友協助下,巡邏組重新規劃搜捕路線,向目標方向跑去。

正當官兵成功將“犯罪嫌疑人”包圍,准備將其控制住時,對講機裡傳來新特情:“‘犯罪嫌疑人’引爆‘爆炸物’!”

官兵聞令而動,迅速取出隨車攜帶的防爆圍欄和防爆毯,干淨利落地完成防爆處置。

一路奔襲,巡邏組組員們個個大汗淋漓,豆大的汗珠從臉頰上不斷滾落。李乾坤介紹,暑期是旅客出行高峰期,尤其是7月以來,貴州旅游熱度持續攀升,貴陽北站迎來客流高峰。巡邏組不定期組織實案化訓練,就是要確保遇到突發情況時,能夠高效處置。

訓練結束,巡邏繼續。巡邏組行進到車站西廣場時,看到一名旅客身體晃晃悠悠,眼看就要摔倒。巡邏組成員申鵬程眼疾手快,一個箭步沖上前將其扶住。經過詢問得知,由於烈日暴晒,加之旅途勞頓,這名旅客有些中暑。隨后,官兵從無人車中取出防暑藥品,讓這名旅客服用,很快他的臉色好轉。

申鵬程告訴記者,三伏天高溫濕熱,旅客中暑現象屢見不鮮,所以他們在無人車中放置了常用藥品,以備不時之需。

正午時分,烈日高懸。不遠處,一列列高鐵列車沿著鐵軌往來穿梭。站前廣場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橄欖綠鑄起的安全盾牌,成為一道令人心安的風景線。(劉紅任、王冠程、安普忠)

(責編:彭曉玲、劉圓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