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美國欲強化北極威懾能力建設

2025年08月22日09:21 | 來源:中國國防報222
小字號

美國海岸警衛隊新服役的“斯托裡斯”號極地破冰船

美國海岸警衛隊新服役的“斯托裡斯”號極地破冰船

據外媒報道,隨著北極地緣競爭加劇及其戰略地位提升,美國正通過擴充極地破冰船隊伍、深化國際合作等方式,加速推進北極地區威懾能力建設。然而,現有裝備老化、項目進展遲緩及成本風險等問題,為這一戰略目標蒙上陰影。

美國海岸警衛隊是美國負責北極行動的主要力量,但其破冰船隊規模及性能均難以滿足需求。目前,美國海岸警衛隊共擁有24艘破冰船,其中僅2艘為極地破冰船,即“極地之星”號重型極地破冰船和“希利”號中型極地破冰船。“極地之星”號於1976年服役,已遠超最初設計的30年使用壽命﹔“希利”號服役於20世紀90年代末期,也接近使用壽命上限。

早在2010年,美國便啟動新一代極地破冰船建造計劃,即“極地安全巡邏艦”計劃,其中包含3艘重型極地破冰船。美國海岸警衛隊在提交國會的報告中指出,為應對北極地區日益復雜的安全形勢,至少需要8至9艘極地破冰船。然而,受設計缺陷、建造船廠變更及人力資源短缺等因素制約,該項目長期處於停滯狀態。

2024年12月,美國海岸警衛隊從愛迪生·喬斯特近海公司旗下子公司採購“斯托裡斯”號商業破冰船,並對其通信系統等進行改裝。今年6月,完成改裝的“斯托裡斯”號開啟首航﹔8月,該船在母港阿拉斯加朱諾港正式服役,成為美國近25年來首艘新服役的極地破冰船。據悉,“斯托裡斯”號將“執行特定海岸警衛隊任務,維護美國在北極地區的主權利益”。美國海岸警衛隊代理司令凱文·倫迪表示,“斯托裡斯”號的服役是“美國海岸警衛隊實施歷史性投資的第一步”,將進一步增強美國在北極地區的海上存在和行動能力。

在新型極地破冰船服役的同時,美國加快推進“極地安全巡邏艦”項目。一方面,加大經費投入。自特朗普開啟第二任期以來,“極地安全巡邏艦”項目獲得推動。在近期通過的法案中,特朗普政府專門劃撥約86億美元用於建造多型破冰船。其中,78億美元投向“極地安全巡邏艦”項目,用於建造3艘重型極地破冰船和多艘中型極地破冰船,其余資金用於採購額外的輕型和中型破冰船。

另一方面,強化國際合作。2024年7月,美國、加拿大和芬蘭宣布組建破冰船合作聯盟,簽署“破冰船合作協議”,計劃未來10年內共同建造70至90艘破冰船。今年3月,特朗普在與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會晤時宣布,美國擬訂購48艘破冰船,以“加強在北極圈的存在”。

有分析人士指出,無論是近25年來首艘極地破冰船服役,還是“極地安全巡邏艦”項目加速推進,均標志著美國在北極地區的威懾能力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美國海岸警衛隊表示,未來其極地破冰船將承擔搜救、導航輔助、漁業執法、海洋環境保護、冰上作業、港口與水道治安、沿海安全維護等任務。

不過,美國媒體認為,相關計劃在推進過程中仍面臨多重挑戰。

成本超支風險突出。美國計劃為建造3艘重型極地破冰船投入43億美元,但專業人士測算顯示,即便首艘重型極地破冰船按期交付,成本也將高達19億美元。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報告指出,3艘重型極地破冰船的實際成本預計至少達51億美元。

項目推進難度較大。有外媒評論稱,美國本土造船廠已50年未建造重型極地破冰船,“極地安全巡邏艦”項目需依賴芬蘭協助建造。而歐盟正研究若歐美關稅談判失敗,將部分產品列入對美出口限制清單的措施,這可能影響美國在歐盟船廠建造破冰船的成本和進度。歐洲反混合威脅示范中心分析師萊布倫表示,鑒於“極地安全巡邏艦”項目的不確定性,美國當前計劃更像是紙上談兵,其強化北極威懾能力的目標難以如期實現。(趙韜)

(責編:彭曉玲、代曉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