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六代機項目前景不明


歐洲“未來空中作戰系統”作戰概念圖。
8月6日,西班牙國防部宣布,不再考慮購買美制F-35戰斗機,而將在“台風”戰斗機和歐洲六代機“未來空中作戰系統”(FCAS)兩者之間作出選擇。西班牙此舉將為歐洲FCAS項目注入一定動力,不過,考慮到該項目自啟動以來一直進展不順、矛盾重重,其發展前景仍不明朗。
法國和德國於2017年正式啟動FCAS項目,西班牙於2020年加入。根據最初設想,新一代戰斗機原型機將於2030年首飛,2040年至2045年間投入使用。盡管不斷有新模型面世,但項目進展一直不順利。近年來,該項目兩大主要承包商法國達索飛機制造公司與空中客車德國分公司,一直難以就工作份額問題達成一致,使項目長期處於停滯狀態。
工作份額分配直接關乎項目參與公司的股價、就業崗位等現實利益。今年以來,各方圍繞該項目的矛盾愈發公開化。法方提議,達索飛機制造公司和空中客車公司各佔50%的份額。德方則認為,德法同為項目“創始國”,空中客車德國分公司應當與達索飛機制造公司持有同等份額,其與空中客車西班牙分公司共佔50%份額的分配方式並不合理。
法國方面還認為,FCAS項目分工有許多不合理之處。例如,空中客車公司負責研制新一代戰斗機的無人僚機,但該公司在這方面缺乏經驗﹔而達索飛機制造公司已擁有研制“神經元”無人機的經驗,卻沒有“物盡其用”。德國方面認為,法方展現的敵對態度和野心已到了令人忍無可忍的地步。鑒於此,空中客車德國分公司一再表示應尋求新的合作伙伴。實際上,比利時也在努力加入該項目。這意味著需要處理的問題更多,因為隨著一些工作份額被委托給比利時企業,法德兩國所佔份額將會隨之減少。
在新一代戰斗機具體用途上,各方也存在很大差別。法國擁有現役航母且正在研發新航母,並努力發展海空兩基核力量,希望新一代戰斗機能夠和其現役“陣風”戰斗機一樣,具備艦載和岸基兩種型號,並能發射核巡航導彈。德國沒有航母和巡航導彈,但根據北約核共享協議可投擲美制核航彈,希望新戰機能夠替代老舊的“狂風”戰斗機遂行核打擊任務,但不願為研發艦載型號買單。西班牙對核打擊功能不感興趣,提出艦載型號可在其兩棲攻擊艦上實施垂直短距起降。
有媒體認為,FCAS項目的現狀,就像歐洲寓言故事“天鵝、梭子魚和蝦”的現實版:利益訴求各異的幾個伙伴向不同方向拉同一輛車,雖然都很用力,車子卻一動不動。這種互相掣肘的尷尬局面,折射出該項目未來發展並不樂觀。(王大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