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当年的小英雄那样去战斗 “这把军号的主人是一位儿童团员,他牺牲时手里仍紧紧攥着军号!”盛夏时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内,讲解员任霞指着展柜中布满弹痕的黄铜军号,向前来参观的中小学生讲述80多年前那段红色记忆。随着“烽火少年”抗日主题展览正式开展,这座红色场馆,正以崭新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满山遍野摆战场” 烽火档案 抗日战争期间,海阳民兵在艰苦条件下建立地雷加工厂,自己碾炸药、制造地雷,发明了夹子雷、连环雷等10余种地雷,以及子母雷、头发雷等30余种埋雷方法,先后作战2000余次,毙伤俘敌1800余人。 “埋好地雷端起枪,满山遍野摆战场。
从“红色堡垒”到“幸福山乡” 地处太行山东麓的河北省阜平县,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的首府,是晋察冀边区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晋察冀边区对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起了“坚强堡垒”的作用。
选拔军士骨干担任“首席教练员” “复杂条件下实现精细化操作,各战位号手该如何加强协同配合”“处置突发情况,单元指挥长应重点关注哪些细节”……近日,火箭军某旅会议室,一场实战化训练复盘总结会火热进行。该旅首席教练员、某营毕班长瞄准官兵在训练中暴露的短板不足,带领大家进行剖析反思,拿出改进措施。
以青春之我 赴强军之约 强军在召唤,报国正当时。 6月下旬,正值全国高中毕业生填报高考志愿,为帮助广大青年学子深入了解军校生活,坚定投身强军事业的信念,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联合国防科技大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国防军事频道,共同发起“青春与青春对话·我们为中国军校代言”主题活动。
从抗战烽火中汲取制胜智慧 引言 习主席曾在多个重要场合提到抗日战争中游击战的重要性。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创造性地实践了“化整为零、化零为整”的游击战法,通过“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灵活战术,开辟广阔敌后战场,迫使日军陷入顾此失彼、两面作战的窘境,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发挥了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