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战斗队是军队的第一职能。围绕“能打仗、打胜仗”,培养官兵战斗精神,潜艇特色文化是怎么创建的呢?
张:潜艇特色文化除了具有鲜明的传承性、系统性和时代性特点之外,其核心是坚强的战斗性。支队党委始终注重聚焦战斗力建设抓文化品牌培树。模范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优秀艇长——蔡一清是在支队成长起来的全国全军重大典型,蔡一清精神是支队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持续深化开展“学习蔡一清矢志为打赢”教育实践活动,新兵新干部入营,参观的第一个场所是蔡一清烈士事迹展厅,每年十月定为“学一清月”、举办蔡一清精神研讨会、评选表彰“一清式”军人,让一清精神成为潜艇特色文化的鲜活符号,融入官兵血液。丰富完善以远海训练和战备巡逻为载体,以大洋宣誓、《深蓝快报》、蓝鲸之声广播、龙宫微博、水下赛诗会、趣味运动会为主要内容的“龙宫文化”,培养官兵以艇为家、以苦为乐的奉献意识。持续开展“身边的感动、心中的信仰”大家谈活动,拍摄DV短片,评选“感动支队十佳人物”,让官兵相互激励。支队的威风锣鼓队是舰队十二支特色文艺队组之一,每逢重大任务出征凯旋、举行庆典仪式、召开誓师大会等时机,让锣鼓队敲出官兵精气神,提振军心士气。成体系、有份量的文化品牌磨砺了广大官兵“大洋亮剑、有我无敌”的战斗精神,有效催生了战斗力。
笔者:文化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潜艇特色文化是怎样融入官兵日常工作和生活的?
张:在西安政院学习期间,我们观看了由学院教员、学员自编、自导、自演的“延安颂”诗歌朗诵晚会,感觉非常好,体现出广大师生对传承延安精神一种高度自觉。在创建潜艇特色文化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文化建设不是等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文化建设不是靠钱买回来的,而是用心建出来的。一幢幢普普通通的水兵宿舍,却是孕育特色文化的“家园式摇篮”。比如,有的艇员用潜艇氧气再生装置上废弃的盖子做成象棋的棋子,用废弃电子元件拼接成“同心家园”的标语,有个艇员队动员大家在图板上写出64个带“同”的词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艇队“同心文化”……官兵自己构建这些特色文化元素,不是单纯为了省钱,而是在制作的过程中融入了情感,融入了智慧,官兵才会有成就感和文化认同感。文化认同就是情感认同。抓文化建设就要增强官兵对部队的情感,让官兵认识到,这是我的文化,是我成长的根,是我做人的魂,是部队聚能的场。我要热爱它,才会去坚守;我要丰富它,才会去弘扬。这样一来,就把潜艇特色文化的创建融入到官兵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了。日积月累得到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成就。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说:优秀是一种习惯。而习惯是靠后天日积月累培养的。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