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军报曝我国造舰技术发展:昆明舰或优先编入航母编队【2】

2014年06月07日08:35    来源:解放军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从昆明舰入列看我国造舰技术发展

  动力推进实现复合化

  1980年,我海军第一次派出包括6艘导弹驱逐舰在内、共18艘舰船组成的特混编队驶向太平洋,担负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发射试验护航警戒任务。这是我海军导弹驱逐舰首次登上大洋的“舞台”,也表明其具备了远洋航行能力。

  从1985年11月中国海军第一次派出导弹驱逐舰首访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兰卡3国,到今天已先后有50多艘次导弹驱逐舰访问了30多个国家的海军港口,开辟了一条条通往世界大洋大洲的航线。

  舰艇远航大洋,需要强劲的动力作为支撑。随着我国新型水面舰艇吨位的明显增大,为保证舰艇具有较高的航速和良好的机动性能,舰艇对动力装置推进功率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与我国第一代水面舰艇采用蒸汽动力或柴油机动力装置相比,新一代水面舰艇采用先进的柴燃联合动力装置,使用方式灵活,动力更加充沛,能更好地满足舰艇机动性能对动力功率的需求。

  目标特征趋于隐身化

  随着探测技术和武器制导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理场信号特征已经成为影响舰艇生存能力和作战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隐身性能成为国内外舰船研制的基本设计要素,并广泛采用综合隐身技术,尽量降低舰艇的可探测性和战场上的被感知度,保障自身生命力并充分发挥作战效能。

  以“石家庄”号导弹驱逐舰为例:银灰色的舰体,流线型的舰形设计,所有装备全都与舰体有机地融为一体。行走在这个全封闭舰艇的走廊上,感觉舰艇上的任何一处设计让人既觉得舒适,又不可缺少。

  诸多细节指向一个要求:隐身!在新一代水面舰艇研制过程中,更加重视提高水面舰艇隐身技术水平,由雷达波、红外和声等三个方面的传统隐身设计,向雷达波、红外、声、磁场、电场等综合隐身发展。

  通过采取内倾式船体外形设计和减振降噪等隐身技术措施,尽可能降低舰艇目标特征值,降低被来袭导弹武器的命中概率,保证水面舰艇在信息化海战中做到先敌发现和先发制人。另外,通过采取舰炮隐身外形设计、小艇内藏式设计等措施,尽量控制舰面设备的雷达波散射特征值,使我国新一代舰艇隐身效果显著增强。

  作战能力走向综合化

  现代新型导弹驱逐舰已由舰炮、鱼雷武器过渡到以导弹武器为主,有反舰导弹、防空导弹、反潜导弹。防空导弹中有作为区域防空,即编队防空用的中程对空导弹,用来对付高空目标;有本舰自身防空用的近程对空导弹,对付超低空飞行的敌方飞机和导弹。

  为适应舰载导弹武器的远程化、大型化和多样化的发展特点,以及提高舰艇抗击导弹饱和攻击的能力需求,新一代水面舰艇普遍采用垂直发射技术,并配置多功能雷达,同时具备搜索、跟踪和制导等多种功能,实现防空、反舰或反潜等多种舰载武器的共架发射,增强水面舰艇作战使用的灵活性和打击能力,使舰艇综合作战能力大大提高。

  2012年4月下旬,参加中俄联演的我军的几艘导弹护卫舰,均系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新型现代化舰艇。舰上主要装载有舰舰导弹系统、舰载反潜武器系统、电子对抗系统、水声对抗系统等武器系统,以及本舰作战指挥系统和编队指挥系统。先进的武器装备和舰体的优化设计,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和武器综合控制。

  我国在新型驱逐舰上采用了国内自主研制的垂直发射系统和多功能雷达,提高了对目标的搜索、跟踪和制导能力,可有效应对高强度、多方向、多目标的导弹饱和攻击威胁,使舰艇具备区域防空能力。

  为提高综合防御能力,在现代新型导弹驱逐舰上发展了多用途导弹和多用途发射装置。与这种多用途导弹系统相适应的还有多功能雷达,能同时搜索、探测、跟踪多个目标。这样一部雷达可以起到多部雷达作用。同时,现代驱逐舰上还搭载有舰载直升机,主要用于执行反潜等海上作战任务。配置的小口径的多联装自动速射炮,发射率高,能在瞬间形成一个弹幕,它与近程对空导弹组成一个有效的反导弹系统,可以在较近距离上拦截来袭导弹,对付超低空飞行的对舰导弹。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闫嘉琪、张雨)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