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制超级计算机纯属“政治任务”?“天河二号”仅仅是“理论上最快”?针对最近某些“唱衰”中国超级计算机的论调,“天河二号”主任设计师卢宇彤用数字和事实一一辩驳。
作为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中国国防科大研制的“天河二号”在6月23日揭晓的TOP500(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上再次名列第一。这是“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获得的第4枚“金牌”,也是“天河二号”的“三连冠”。
中国发展超算仅仅是“政治任务”?
论调一:“美国、日本的超级计算机研制是单纯的市场行为,中国仅仅是重要的政治任务,并非为了实际应用。”
事实:世界各国超算发展均由政府主导;中国“天河”计算机用得很好。
“研发超级计算机是为了解决涉及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增强综合国力,绝不是单纯的市场行为和商业利益驱动。”卢宇彤说,“红杉”、“泰坦”、“京”等世界顶级系统的研发均由美国和日本政府直接投资,由IBM、Cray、富士通等公司联合有关国家科研机构承担研制,中国超级计算机也采用了类似模式。
卢宇彤认为,用“市场行为”和“政治任务”分别描述他国和我国的超算研制,意在抹黑中国高性能计算技术发展的策略和成就。
实际上,中国的超级计算机研制从起步之初就紧贴用户需求与科学应用。安装在国家超算天津中心的“天河一号”已有用户600多家,每天运行的计算任务超过1000个,2014年上半年的平均月利用率达到世界领先的82%。国家超算广州中心的“天河二号”在短短几个月的运行中为120多家用户提供了300多项典型应用计算,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天河二号”不过是“理论上最快”?
论调二:“‘天河二号’只是理论上最快,在考量实用性为主的Graph500榜单上名列第六。”
事实:“天河二号”夺冠来自权威测试;不同排行榜名次变化很正常。
凭什么认定“天河二号”是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国际TOP500排名的依据不是理论性能,而是LINPACK应用实测性能。据卢宇彤介绍,后者已沿用了20多年,是国际公认的、权威的系统排行标准。
近年来国际上出现了HPCC、Graph500、HPCG等其它排行榜,旨在以不同的测试程序衡量超级计算机在某些方面的应用性能。2014年6月首次发布的HPCG排行榜上,“天河二号”同样名列第一;即使只用部分节点参加Graph500的测试,天河二号也排名第六,还有大量优化提升的空间。
卢宇彤说,同一机器在不同排行榜上的排名有所变化,是正常现象。例如,TOP500排名第三的美国“红杉”按HPCG排名并未上榜,TOP500排名第二的美国“泰坦”也在Graph500榜上无名。
“宣扬‘天河二号’只是‘理论上最快’的人如果不是对超算排行榜太外行,就是别有用心了。”卢宇彤说。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