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专题策划>>典型>>解放军302医院>>医生风采

陈菊梅:一辈子当一名好医生【2】

2014年07月27日13:52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事业如磐

——“这个技术也不保密,谁来都告诉”

陈菊梅回国之时,恰恰是刚于1954年成立传染病专科医院的302医院广纳贤才之时。1958年11月,陈菊梅调入解放军第302医院。

进入302医院以后,陈菊梅始终站在学术最前沿,每一项成果都是一个里程碑:

——上世纪60年代,细胞学研究在我国还是空白,陈菊梅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传染病病毒细胞学诊断实验室,大大提高传染病病毒类型诊断的准确率,有效提高临床救治效果。

——中国被称为“乙肝大国”,病人转氨酶降不下来是困扰临床的核心难题。上世纪70年代起,陈菊梅着手攻克这一难题。她从转氨酶正常出院的病人身上找突破口。有一个肝硬化病人先后7次住院,转氨酶一正常就出院。陈菊梅找到他吃的药瓶一看,里面有五味子!陈菊梅经反复试验发现,五味子仁里的油是能够降酶的。

1973年,陈菊梅以“302医院二科”的名义,在《新医药学》第9期上发表了试用五味子降低转氨酶的学术论文。

“这个技术也不保密,谁来都告诉。”目前,在陈菊梅的成果基础上,国内已衍生出多项成果。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较多,数十种临床药物的疗效却无一得以确切验证,陈菊梅便着手组建全军第一个临床乙脑实验室。

——“七五”期间,我国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病死率高达85%以上,国家遂启动以降低10%的病死率为目标的重大课题。作为课题牵头人,陈菊梅带领全国4家医院的协作组攻关4年,在国内率先提出各型重型肝炎三级临床诊断标准和临床分期标准,被纳入《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并沿用至今。

——进入新世纪后,陈菊梅又提出用乙肝抗病毒疗法治疗慢重肝、肝衰竭病人等方法,使患者生存率提高20%;主导引进人工肝技术,使肝衰竭患者的死亡率降低20%。

今天,302医院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综合实力最强、收治病人最多的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没有陈菊梅,就没有302医院的今天。”院长吕吉云说。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黄子娟、闫嘉琪)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