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24小时滚动新闻

让“春天的高铁”又快又稳

■张鹏飞  陈千学

2014年08月22日06:02    来源:解放军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让“春天的高铁”又快又稳

图片由谢定安提供

  图片合成:刘海亮

  有人打比方说,信息化是通往强军目标的“春天的高铁”,网络时代提升了强军“加速度”,军营警营普遍开设了互联网吧,官兵可以利用业余时间上网冲浪、浏览信息。然而,由于部分官兵网络素养没有跟上信息化发展浪潮,过度依赖网络、用网不当等现象给部队管理和官兵健康成长带来新的问题。武警湖北省总队开展建网用网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引导官兵提升网络素养。

  【一问】网络信息海量,但它能代替官兵思考吗?

  【举措】抓好上网行为教育,给官兵们一双慧眼

  道教名山武当山就在十堰市支队驻地,该支队发掘这一特色资源优势,开展“武当文化进警营”活动。支队政委胡帮新到某中队与官兵座谈时,却发现了一个说大就大、说小也小的问题:战士小蔡入伍前就是个“资深网民”,对武当文化兴趣浓厚,在网上遍览相关资料,说起武当山的历史掌故、文化景观来如数家珍。但被问及一名普通战士如何传承武当文化时,小蔡竟一时语塞,最后只好承认,自己仅停留在对网上相关资料的了解上,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

  调查发现,总队官兵100%有过上网经历,约八成官兵能熟练地使用网络;在网上查阅资料对所有官兵来说都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善于独立思考的官兵却不多。“网络是一个信息的‘集散地’,也是一个观点的‘大市场’。但是,网络的海量、便捷特点,绝不意味着官兵可以放弃思考,什么都‘拿来’了事,不能过分依赖网络,不懂得去芜存精。”总队领导的话发人深省。

  为此,总队注重抓好上网行为教育,他们举办有关网络道德的系列讲座、辅导报告、座谈会、辩论赛、专题讨论等,利用警营广播、板报橱窗等载体,运用标语、宣传画报、专题文章等多种形式,培养官兵提升信息判断能力,树立正确的法纪道德观。现在,一些措施已经固化下来,各单位持续开展“净化网络环境”活动,对博客、“战友墙”等进行清理,每季度组织一次网络安全形势分析评估,确保正能量充盈局域网空间。

  【二问】在网上花的时间多,吸收的养分也多吗?

  【举措】用好传统信息渠道,与新媒体优势互补

  网络时代,官兵们花在传统印刷媒体上的阅读时间大幅减少。调查显示,由于网络资源丰富,总队官兵70%的阅读行为都是在网络上进行的,在阅览室看书的时间不到30%,有一半官兵一年也没有完整地阅读过一本纸质书籍。

  然而,在网上花的时间多,是否意味着阅读的东西一定就多呢?实际上,官兵们在网络上的耐性实在有限。战士小李坦言:“只要3秒钟打不开网页,我就会选择放弃。”战士小金则说,自己读一篇1000字左右的纸质文章大概要5分钟,而在网上读同类性质、同等篇幅的文章用时不到1分钟。在问到网络阅读后有何收获时,小金直言:“网络跳跃式阅读,读得快,忘得也快,难以留下什么印象。”

  网络占用了官兵大量的阅读时间,但网络信息的碎片化特征和兴趣点的飘忽不定,极大地影响了官兵的阅读效率。他们忙于从一个网页跳转到另一个网页,从一则信息跳转到另一则信息,网络内容要么被“速读”,要么被忽略。

  “网络与传统媒体并不存在谁消灭谁的敌对状态,而是取长补短、和谐共生的关系。要引导官兵加强学习思考,多读书、读好书。”基于这一认识,该总队政治部每季度向干部战士推荐一本好书,并开展大家谈读书体会活动,受到官兵普遍欢迎。

  在总队机关带动下,“汽车城读书讲堂”“大别山红色讲堂”“三峡讲坛”等在支队、中队相继建立,“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日读千字、周写一文、月谈一感”等活动方兴未艾,读好书、好读书在该总队蔚然成风。通过网络快速浏览信息,通过读书咀嚼文化精华,二者相得益彰。

  “看完一本厚厚的纸质书,内心感到充实,那种油墨香是网络电子书不可替代的。更关键的是,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举一反三,我们对如何使用网络有了新的认识,大家在学会驾驭网络,而不是被网络驾驭。”总队机关一位干事由衷地说。

  【三问】为何网上呼朋引伴,网下却离群索居?

  【举措】“键对键”配合“面对面”,虚拟现实两相宜

  网络虚拟互动,足不出户即可遍游寰宇、结交天下。这是网络最吸引人的地方。然而,个别官兵网上网下两个样,也着实让人揪心。

  战士小杨是位网络游戏高手,不但有一大群网友,而且他在网上颇有号召力。但在现实中,他却是个内向、沉默寡言的人,只有上网玩游戏时才能见到他的笑容。中队干部、思想骨干不知和他谈了多少次心,都无济于事。后来,中队指导员在网上化名和他交朋友,他才袒露心声:原来他生长在单亲家庭中,从小感受到的关爱少,对周围的人不信任,而网络则给了他一份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安全感”,可以袒露心迹而不用担心招人白眼。这样一来,他越是享受在虚拟网络空间与网友沟通的感觉,在现实中就越是不爱与身边的人交流。

  “网络的匿名性就像一把‘保护伞’,在网上谁都不知道谁是个什么样,就会滋生虚幻的满足感、成就感,长期沉湎于网络虚拟互动可能导致丧失线下交往能力。千万不要热衷于与网友推心置腹,却冷落了睡在上铺的兄弟。”总队领导告诫官兵。

  “成功是正确思维的结果。一个人能飞多高,取决于他自己的态度……”近日,一名战士通过总队政工网开通的视频心理咨询排除了内心的困惑。像他这样,所有官兵都能从总队网络综合服务平台找到所需服务。近年来,总队先后投入经费近200万元,对基层网络软硬件进行更新换代,强化互动服务。更为重要的是,总队强调用好经常性思想工作的传统载体,创新经常性思想工作形式,引导干部、骨干既会“键对键”也要“面对面”。灵活开展的“三五百米散散步、三五个人聊聊天、三五句话宽宽心”活动,在润物细无声中解开了官兵思想疙瘩,增进了官兵战友情谊。

  总队领导感慨地说:“网络是一柄双刃剑,用得好,大有裨益;用不好,深受其害。我们不能排斥新事物,更不能丢掉老传统。只有主动应战,对症下药,开拓创新,才能切实做好网上网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