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沈阳军区某炮兵旅官兵第二次赶到某训练基地靶场打靶时,发现其周边的草场上已不见牧民和牛羊的踪影。警戒人员确认:“靶场外围安全控制范围内未发现任何人畜,可以组织打靶。”
隆隆炮声中,该旅领导告诉笔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等相关法规,我们协调军地有关部门制订了《靶场外围草场管理细则》,使放牧为打靶让出空间,实弹射击依法得到了保障。
7月初,该旅按计划到该靶场进行实弹射击,然而当他们进行现地勘察时,却发现靶场外围安全控制区内的草场上有不少牛羊。靶场周围的草场,虽不属于军事禁区,但在安全控制范围之内,平时放牧不要紧,但打靶时稍有偏差,炮弹就可能落到靶场边界附近,四飞的弹片很可能伤害人畜。为此,他们联合地方有关部门,将《靶场管理规定》进行公示,并依法对靶场外围进行了清理。
然而,到了打靶当天,火炮瞄准手刚报回射击诸元,突然接到“停止射击”的命令。原来,外围警戒人员在望远镜里发现“白花花一片”——一位牧民轰赶着牛羊闯入了安全控制区。
对于这种情况,靶场管理人员介绍说,尽管他们已多次走访当地牧民,告知他们打靶时不要靠近靶场,避免发生事故。但游牧不慎进入管控区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加之草场面积大,靶场管理人员往往是顾得了这边,顾不了那边。
岂能让放牧影响训练?该旅领导了解相关情况后,走了三步棋:一是报请上级与地方有关部门再次明确靶场外围安全控制范围,并在其外沿设置了更为明显的安全警戒标志,并制订了《靶场外围草场管理细则》;二是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条文,利用板报、漫画、广播等形式,在当地牧民中讲法论理,使他们在了解法律的同时,增强国防观念,避免影响部队训练;三是积极与牧民开展共建活动,在相互走访中增进感情,和谐军民关系,使他们在感受到浓浓的军民鱼水情之时,自觉地优先保障部队训练。
三步棋过后,效果立竿见影。第二次实弹射击之前,家里养有300多只牛羊的牧民刘崇根带着其他牧民早早地转到远离靶场的其他草场去了。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