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好人”变成“金点子”
丁贺华刚调到中队时,始终感觉自己是个“外来户”,尽管战友说中队民主氛围浓厚,有啥事直说就行,可丁贺华的心里却不这么想:参与中队建设是支部和干部的事,说多了别人还不说我出风头,弄不好还会得罪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明哲保身方为上策。因此,不论大会小会,轮到他发言的时候就一句话:没意见。时间一长,大伙就给他送了个外号:没意见。
丁贺华在中队工作踏实肯干,力气没少出,活也没少干,但每次到工作总结时,官兵们对他却不认可,选拔骨干没他的份,发展党员也没排上号……这事让丁贺华弄得心里很不是滋味。这天晚上一下岗,他就直接去队部找时任中队长的王金光,想评评理。
“参与是我们的责任,献策是对中队的贡献。”王金光把他带到荣誉室,领着他一起回顾了中队民主建队的光荣历史,细数了老战士为中队建设出的“金点子”,看到这,丁贺华羞愧地低下了头。王金光趁热打铁,语重心长地说:“咱们中队的传统就是民主建队,以队为家。你平时大事小事都‘没意见’,就是没有真正把自己当成中队的一员,没有把中队当成家来看,没有把战友当成亲人,大家自然对你有看法。”
听了王队长一席话,丁贺华豁然开朗。“直到现在我才体会到,光干好工作还算不上是个好兵,积极参与中队建设才是一个合格的兵。”后来,丁贺华变了,班务会上他第一个发言,“诸葛亮会”上他提的建议最多。被推选为副班长后,他积极发动战士为中队建设出主意,班里提的12条建议被中队采纳,他们班年终还荣立了集体三等功。
“有话不说憋得慌,有意见不提痒得慌”已成为中队官兵的习惯。多年来,中队每周评选“金点子”,每月召开“诸葛亮会”,在醒目位置设置意见箱,每周都能收到不少合理化建议。不管谁的意见被采纳,大家都感到是件非常自豪的事。中队官兵认准这样一个理:有利于中队建设的事大家都去做,不利于中队建设的事大家都去管。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