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救心”送福音
2005年7月28日,一项倍受医学界瞩目的重大医疗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由中国红十字总会和武警总医院联合发起的“扶贫救心—红十字在行动”,在这里隆重召开启动仪式新闻发布会,为无数贫困心脏病患者带来了希望和福音。
在这项行动中,以王奇为首的心脏外科团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患儿马澜齐,病情危重,自出生以来,孩子生长发育严重迟缓,反复肺部感染、难以纠正的心力衰竭使父母心急如焚,而高昂的医疗费用更使其父母无力承担。听说武警总医院在开展扶贫救心行动,一家七口人,祖孙三代一起进京,抱着一线生机来就诊。
看着患儿家属殷切的目光,心外科王奇主任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孩子治好。但对于年龄不足一岁、体重仅5.5公斤、反复肺炎并发心衰的孩子,已有上千例手术经验的心外科王奇深知手术风险极高。为了挽救患儿的生命,确保手术成功,他和心外科医生们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
伴随小澜齐生日的到来,其心肺功能调整到了最佳状态。患儿被如期接入手术室,由王奇主刀手术。小澜齐心脏只有乒乓球大小,当体外循环建立后,他身上到处都插上了管道。王奇从容镇定,手术井然有序,修补1cm 多的大室缺,体外循环仅50分钟、升主动脉阻断不足30分钟,伴随着患儿心脏重新有力的跳动,手术间气氛轻松了许多,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术后6个小时,小澜齐呼吸循环逐渐稳定,意识渐渐清醒,护士为他成功拔除气管插管,手术圆满成功。当患儿家属看到孩子向他们伸出双手,嘴里喃喃地喊着妈妈时,小澜齐的母亲泣不成声,她紧紧握住王主任的手,感激地说:“谢谢你们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谢谢你们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生日礼物。”
王奇积极响应“扶贫救心”活动倡议,倾心投入社会公益事业,自2005年起,先后赴青海、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累计行程10万余公里,筛查先心病患者8万余例,开展手术2000 余例,抢救危重病人300余例,为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军委和总部首长,以及地方政府和群众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赞誉。他的事迹在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和各省市卫视频道等军地多家媒体广泛报道,产生良好的政治效应、军事效应和社会效应。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