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那个济南9月27日电(梅世雄、张世锋、赵振威)鲁中山区,青龙山下,驻扎着济南军区某军械装备技术保障大队。
这是一个编制仅有百余人的团级单位,然而近10年来,他们先后有百余项创新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转化应用率达95%;保障大项演训任务几十次,累计巡修装备达6000余套(件);编制8种国军标、38种部军标,研制推广维修保障设备不计其数……2012年,他们又荣膺军队科研人才最高奖“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
“这些成绩的取得,缘于党委培养了一批想打仗、谋打赢的技术人才。”大队政委张启明说。
人才培养的“准星”瞄准装备保障“缺口”
今年5月,大队组织一型新型自行火炮列装以来首次试中修,年仅30岁的助理工程师赵阳担任了主修。
“大项任务压力大、标准高、困难多,因此也最能锻炼人!”大队长王新坦言,以往每逢重大任务,挑大梁的总是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年轻干部大多是“替补队员”,“这眼下可以,长久不行!”
2009年,大队执行总部装备保障资源建设任务时,安排4名年轻干部担任课题组长,不仅没丢“面子”,如今他们都已成长为技术骨干,个个独当一面。
从此,大队党委不断为年轻干部“搭台唱戏”。如今,年轻干部培养周期由过去5至7年缩短为2至3年,逐渐由“数量上占主体”转变为“任务中当主力”。
在王新眼里,未来战场保障打赢的导向,就是大队人才培养的方向。大队与浪潮集团签署合作协议,筹措建立包含各军种军械装备性能参数、大队保障数据资料的“云计算”平台。时至今日,军事物联网试验平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高端育人平台相继落户营区。
近几年,大队与20多个装备生产厂家、科研院所建立起了“技术资料共享、保障信息互通、培训人员互动”的联合培养机制,超前培养了数十种新型装备的保障人才。目前,这个大队每个专业岗位都有1至2名技术“大拿”,对全区90%以上主战军械装备形成了保障能力。
人人胸膛里奔涌着保障打赢的热血
2012年4月,高级工程师薛兰柱牵头主研的“雷达整机性能逆向检测技术及成套设备”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一刻,薛兰柱热泪盈眶。
5年前,考虑到基层部队条件有限,对雷达性能检测存在盲区,薛兰柱提交了项目申请,并通过总部认可。
项目进入关键阶段,大气中功率衰减算法成了“拦路虎”。跑院校、请专家,大家都说国内没有现成技术,也有人劝他“别逞强”。
“只要对战斗力建设有益,千难万难也要干!”不顾心脏刚做过手术,薛兰柱历时1年多最终破解了战场环境下雷达隐蔽检测难题,还增加了抗干扰训练模块。
一名战士、一个群体是不是一把尖刀,要看胸膛里是否奔涌着追逐打赢的热血。
“了不起!了不起!了不起!”
3年前,高级工程师张余清下决心要改变传统炸药、发射药处理方式。许多老同学、老战友劝他:你搞弹药30年,“鬼门关”走了10多次,就别再“玩火”了。
没有什么能阻挡勇敢者的脚步!今年4月,亲眼目睹张余清把待报废炸药变成有机肥料,总部专家组首席专家连说3个“了不起”:“这是利国利军的大事好事,这是好多人花了无数钱都解决不了的‘老大难’……”
千磨万击见证钢刀永不卷刃
2010年6月,西北戈壁,战车列阵——经远程投送至此的济南军区炮兵旅,对刚列装的新型武器系统进行首次实射。早在这型武器系统还处在试验定型阶段,这个大队就先后选派6名技术骨干到生产厂家学习。近年来,这一系统先后执行海上射击、高原驻训等任务,大队伴随保障次次圆满顺利。
“在这里,不管任务多么艰巨,‘钢刀’从不卷刃’。”来单位调研的上级领导说。
一次涉外军演,友军一枚便携式导弹发射失败,遗弃在演习伞降场。当时保险已解除,随时可能发生爆炸。
危急关头,大队工程师赵天峰挺身而出,当他和战友将哑弹抱入怀中转移销毁的那一刻,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今年,部队远赴高原进行适应性训练。
无人区、雪山……这些常人眼中的苦寒之地,在伴随保障的助理工程师吕世乐看来却是最好的实验室。
高原缺氧,但不缺精神。驻训3个月,他采集数据上万组,建成的数据库成为部队高原驻训装备健康“保护伞”。
近年来,大队先后圆满完成了“铁拳-2004”涉外军事演习、“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演、建国60周年国庆阅兵等数十次重大军事活动的装备保障任务,获得军区以上荣誉27项,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