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南京军区某导弹团传出喜讯:导弹一营营长吴海龙领衔攻关的《复杂电磁环境下某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运用与训练研究》,喜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真不愧为“工程师指挥员”!喝彩之余,人们回看吴海龙的成长之路,在思想深处引发了一场“怎样培养使用技术干部”的冲击波。
1 当年,吴海龙军校毕业后分到该导弹团干起了计算机工程师。半年后,他申请调离技术岗位。
他的理由很“现实”:出路窄、位置少、进步慢,干到头也就是当个修理所所长,感到没“奔头”。
无巧不成书。那时,几名年轻技术干部的请调报告前后脚摆上了团党委案头,想法基本一致:成长路线一眼能看到头,训练场上是配角,提拔使用“靠后站”……
这些现象引起该团党委“一班人”的高度重视。一直以来,该团指挥和技术干部的成长轨迹,几乎是互不交叉的“平行线”,选择技术岗位往往一条路走到底。这种“单线”式发展路径,一方面使技术干部出路发展受限,另一方面导致技术干部不懂指挥不了解作战需求,革新成果难以和战斗力建设无缝对接、深度融合。
怎么办?正在他们酝酿解决方法时,演练场上传来失败的消息。对抗中,该团指挥干部“伤亡”较大,技术干部接替指挥连连失误;装备突发故障,指挥员急得满头大汗却一筹莫展,离开“技术拐杖”寸步难行。
未来战争被称为工程师的战争,如果支撑战斗力建设的技术干部队伍建不好、资源盘不活,要想打赢未来战争就是一句空话。该团党委深刻认识到:“不换思路,不打破无形的岗位‘壁垒’,人才缺少出路,战斗力建设也会大打折扣。”
2 痛定思痛,该团决定打破指技干部的“岗位壁垒”,让年轻的技术干部到作战训练一线磨炼。
一次发射演练,该团大胆启用吴海龙“客串”发射站站长,结果他不负众望——
复杂电磁环境条件下,吴海龙发挥技术专长,借助相邻作战单元空情链路进行联合预警,精准命中“敌”机。
随后,吴海龙从临时“客串”变为正式“上岗”——团党委正式任命他为发射站站长。团党委态度明确:“未来战场需要指技合一的复合型人才,必须打破技术干部‘一岗定终身’的用人路子。”
扶上马,还需长相送。该团政委俞友武告诉记者:“培养指技合一人才,不是将技术干部往指挥岗位‘一改了之’,而是继续跟踪培养做好‘下篇文章’,规划好他们的成长‘路线图’,让院校培养、岗位锻炼、选拔任用等各环节紧密衔接。”
2008年,新型指挥车列装部队,为让吴海龙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添发展后劲,团党委让他离开指挥岗位,重新回到营里当计算机工程师。
团党委的良苦用心收到成效:吴海龙与战友合作攻关,克服了新装备信息链路接口不匹配的短板,掌握了各种新装备组训指挥方式,编写出《新型战车野外驻训的组织与实施》教材。
吴海龙本以为一辈子又要干技术工作了,没想到一纸命令又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一年后,吴海龙升任导弹一营副营长。3年后,他晋升为营长,连续两年被集团军评为“优秀四会教练员标兵”。经过这一次次“换岗”,吴海龙指挥素养和技术素养又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3 笋借春风争作竹。该团技术干部从吴海龙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前途,打消了技术干部“出路窄、位子少、难作为”的顾虑,工作干劲十足。
谈起自己的经历,吴海龙告诉记者:“之所以能够成功转型,完全得益于团里超前的人才培养战略。”
近年来,该团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入手,加快指技复合型人才培养步伐。该团每年腾出不少于30%的岗位用于指技互换;每逢装备集中检修、重点课题攻关都安排指挥军官跟训;组织技术干部走上演兵场学军事练指挥;安排有发展潜力的技术干部到指挥岗位代职锻炼;采取结帮学对子、到指挥院校深造等方式,为技术干部补上指挥素质的“短板”。
培养指技合一型人才,考评标准要有“硬杠杠”。该团把指挥素质和技术素质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双重条件,制订出台《指技复合型人才考评机制》,为每名技术干部建立业绩档案,把平时表现、重大演训任务与活动以及研究成果计入考核内容,使各级干部了解指挥装备、掌握主战装备、熟悉保障装备的要求。前不久野外机动演练中,该团技术干部全部深入一线,既充当技术保障人员又担当指挥员,排除各种技术故障10多起,接替各级指挥员实施指挥未出现任何差错。
如今,“工程师指挥员”方阵正在该团崛起——20多名营连主官人人都是技术能手,个个都有作战训练攻关课题;90%的专业技术干部掌握两门以上的专业技能,具备相应的指挥素养。
去年,团侦察股股长岗位空缺,修理所助工何玉林尽管资历学历没有优势,却是全团上下公认的“雷达通”,革新成果多次获科技进步奖。该团党委经过全面考核衡量,何玉林凭着过硬素质就任该职。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