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一场大雨过后,沈阳军区某仓库驻地已是寒气袭人。从洞库走出来一名下士,只见他浑身冒着“白气”,一身迷彩满是泥水,领口和前胸已被汗水浸透,鼻尖上堆满的一颗颗小汗珠,在阳光照射下闪着亮光。他,就是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为“守库达人”的向宁勇。
“这拱顶距离毛洞下沿还有一段间距,最大距离一般不超过一米,最小距离只有不足半米。”指导员彭瑶指着洞库顶部说。每逢阴雨季节,保管员都要爬上去,打着手电筒、猫着腰检查漏水点。遇到空隙狭小的地方,保管员得贴着拱顶爬行通过。这既是为了防止武器装备受潮,更是为了防止洞库局部坍塌。
当过库房保管员的战士都知道,百米长的洞库,1个人上去检查一遍要用近2个小时。而向宁勇担任保管员的3年来,光检查拱顶这项任务就做了近200次。去年夏天,连着一个星期都是阴雨天气,为防止洞库夜里发生渗漏,向宁勇硬是将被褥和棉大衣搬进洞库,干脆住在洞里,直到雨停才搬出来。因其担任库房保管员以来做到工作零失误零差错,不少来该仓库检查的上级工作组评价说“这个士官不简单”。
今年年初,向宁勇代表仓库参加分部组织的“强军梦·我的梦”官兵座谈会,同行中有人问他:“身处寂寞的大山深处,怎样保持一颗拼搏进取的心?”他回答道:“曾经有位中学同学说,咱们67名同学中,21个考上了重点大学,我开服装店一年都赚20多万。你还窝在大山里图什么?我告诉他,你的衣店开不好,不耽误全县人穿衣服;我守的洞库要是出了问题,那影响的可能是千军万马的作战行动。”话声刚落,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
如今,向宁勇不仅是仓库的“活账本”,还结合岗位实践,参与研发某新型拆码垛机,确保拆码垛的安全;建立速记式物资登记本,让新任保管员上任就能胜任。3年来,他经手请领、发放万余吨物资无一差错,负责的洞库连续两年被上级评为“红旗库房”。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