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24小时滚动新闻

住三峡就要守三峡

■尹 涛 朱 勇 本报特约通讯员 黄 宜

2014年10月13日04:13    来源:解放军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住三峡就要守三峡

  9月中旬,湖北宜昌军地联合举行的一场实兵演习在三峡大坝举行。从水面到坝面、从外围到核心,民兵全程参加演习,锤炼了协同作战能力。

  宜昌以“水电之都”闻名。“住三峡就要守三峡!”着眼水利设施防护和应急应战需要,宜昌市在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融合军地资源加强武装工作,有力夯实了后备力量建设基础。

  建章立制

  浓厚崇军尚武氛围

  去年底,宜昌市召开党管武装暨民兵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将人武部正规化建设列入各级党委督办的重点工作,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内容,实行武装工作绩效“一票否决制”。

  今年4月,军地又联合出台文件,从组织领导、督导问责、考评问效、建设保障等方面,建立健全人武部正规化建设常态机制。

  军分区党委常委利用民兵整组时机,开展“跑村行动”,分头深入全市13个县(市、区)、107个乡(镇、街道)、1617个村(社区)蹲点调研,在拉网式梳理普查的基础上,对人武部正规化建设方案进行逐项评审,科学制订出正规化建设三年规划。

  为凝聚思想共识,军分区还邀请专家学者为全市党政干部作国防安全专题报告,并协调地方媒体开设国防教育专栏,常态化开展国防教育。军地齐抓共管,在全市形成崇军尚武的浓厚氛围。

  军地联防

  优化安保力量配置

  今年上半年,宜昌军分区立足实际,采取定任务、定责任、定措施、定标准的办法,在当阳市、远安县、夷陵区3个人武部开展试点,着力破解人武部正规化建设中遇到的难题。

  试点中,他们针对机关营区、训练基地、装备仓库的不同需求,分别强化战备、训练、工作、生活4大功能,突出信息化特色,建起了一批示范营区。完善的基础设施、高效的指挥手段、正规的管理制度、鲜明的军营特色,受到前来观摩的军地代表广泛赞誉。

  走进夷陵区人武部,上下贯通、横向互联的信息指挥网络系统,既实现了网上联动训、对抗演、远程考,又优化了办公、管理效益。当阳市人武部对自身力量、驻地公安、地方保安“三结合”建成的营院安保力量体系,实现了突发情况迅即报知、联动响应、军地联防。远安县人武部通过建立库室信息管理系统,使指挥作业箱、通信专业箱等5类12组指挥作业器材全部“箱架化”,实现了精细化管理。

  整合资源

  强化应急应战能力

  为整合抓建力量,宜昌市军地联合出台了相关文件。今年,该市在年度预算经费总体压缩的情况下,投入专项经费用于人武部战备设施、民兵训练基地和武器装备仓库升级改造。

  与此同时,按照“专业联建、资源共享”原则,军地整合交通、国土、水利、林业、电力等部门通用装备,实行预编预储、共建共用,最大限度发挥集约保障效益。各人武部还采取联合编组、集中统训的办法,着力强化地质灾害救援、防汛抢险、电力抢修等民兵专业分队应急应战能力。

  正规化建设带来战斗力提升。初秋时节,受强降雨影响,远安县洋坪镇万家咀村突发山洪,20多名村民受困。危急关头,县人武部借助信息化动员平台发出集结令。民兵抗洪抢险分队50余名队员接到命令后,乘坐各种交通工具从四面八方直奔事发地域,人武部干部职工则带着装备箱、冲锋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与分队会合。从命令发出到展开搜救,仅用时40分钟。由于救援及时,被困群众全部脱险。

(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