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对党员、干部来说,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总开关’没拧紧,不能正确处理公私关系,缺乏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这再次警示我们,一定要时刻拧紧思想的阀门,绝不能因为集中教育活动暂时告一段落就有所放松。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施政以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得到了有效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群众拍手称快。但笔者也注意到依然有这样一些现象令人费解:就餐不加菜、不上酒,红着脸解释说“有八项规定”;临走不送土特产、纪念品,再三称“是特殊时期”,一个劲儿赔不是。言下之意——“我也不想这么做,都是规矩惹的祸”。
为什么全民上下一致叫好的“八项规定”,在少数人眼里就变得不自然呢?说到底,是因为奢靡庸俗之风在精神上留下了太深的烙印。中央重拳治顽疾,面上的腐败行为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也就是“不敢腐”,但不想腐的思想根基还有尘垢需要清涤。部分人心中还存在“纠‘四风’就是一阵风”的怀疑心理,上述这些消极转作风的潜在反应,暴露出的是少数人还抱有“风头过后回到从前”的心思。
《礼记》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指最隐秘的言行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事情能显示一个人的灵魂。加强作风建设,一部分党员干部口号喊得响亮,行动起来迟疑,甚至还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这些思想上的污垢,在不自觉间就会折射到一举一动上,暴露在一言一行中,只有及时为错位的心态“正骨”,为病变的思想“手术”,才能增强党性、破除障碍,为解决实际问题增添精神动力。
由此想到清巡抚叶存仁居廉不苟取的故事。叶存仁离任河南时盘缠羞涩,僚属不忍,特深夜携礼送行,叶存仁当即拒绝:“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畏己知”折射出的是灵魂的光辉,是思想的坚守。把住思想的闸门,不正之风就难以灌入,倘若松开了这一“总开关”,欲望的洪流就会乘隙而入,以知促行、破解深层次问题就无从谈起。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要维护好我们的肌体,就必须首先补足精神“钙质”,驱除名利之累,夯实思想根基。
人总是要有一点追求的。没有追求就没有信仰,就会失却精神的脊梁。古时宋国的官员子罕以“不贪”为宝,共产党人亦当如此。要做到“任凭雨打风吹,我自岿然不动”,不对不良风气心存侥幸,始终坚守淡泊名利、严以律己的精气神。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