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中国发展一王牌武器猛增战力 美国做出防御响应【5】

2014年10月20日10:27    来源:环球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中国发展一王牌武器猛增战力 美国做出防御响应

  美应积极反制中国巡航导弹能力

  中国投入了大量资源采购国外巡航导弹及技术,同时也在努力发展本土巡航导弹设计和生产能力。这些活动已经初步显现成效,大量老式和现代的空中、地面、舰载和水下平台都部署了较先进的反舰和对地攻击巡航导弹。不过,要获得全部成果,中国还需要对相关的重要技术和系统进行投资,以优化巡航导弹的性能。中国在情报支持、指挥与控制、平台隐蔽性和存活性、打击后的损毁评估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会影响到任务的执行效能。要发挥巡航导弹的最大效能,解放军还需要能够定位远程目标,将空中、水面和水下平台部署在可打击到目标的范围内,然后展开精密的联合空中和导弹战役,而且可能持续多天。作战要获得成功,还要具备准确、实时的情报和打击后评估能力。

  战役取得成功需要依赖两个因素:人员和技术,也就是训练有素的军事人员(经过多年的例行训练)和指挥与控制设施(处理复杂的联合军种作战)。中国的规划者希望在联合战区司令部内建立一个火力协调中心,管理空中和导弹火力的使用。另外还要设立独立协调单位来管理导弹打击、空袭、特种作战、地面和海上部队。当然,要达到导弹攻击的目标并充分利用后续飞机攻击的效能,还要强化自身能力,安排和协调多个部门的导弹和飞机作战行动。中国的军事理论要求具备这种能力,但解放军目前还没有能力通过这种复杂的联合战役打击强大的对手。

  中国巡航导弹未来的发展受多个因素影响。其一是反舰巡航导弹/对地攻击巡航导弹在中国国防理论及军事作战战略中的作用,以及其相对于其他武器系统的费效。其二是巡航导弹的研发以及全面国防现代化,这取决于政府的优先事项设定,政府会将经济、社会和国防需要与安全环境以及真实和感知到的威胁进行比较。其三是美军的发展,包括导弹防御、攻击性武器的部署和使用、意图等,这些将影响中国的反应以及巡航导弹在解放军理论和部队结构中的地位。最后是中国国防工业的能力,中国能否继续研发巡航导弹,能否弥补与美俄等大国的技术差距,都取决于这一重要因素。

  反舰巡航导弹和对地攻击巡航导弹大幅提升了解放军的作战能力,是中国发展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了美军在中国附近活动的代价和风险。高效的反舰巡航导弹能够增强中国海军的远征能力以及应对其他海军的能力。对地攻击巡航导弹令中国有了新的常规打击选择,这种导弹尤其适用于台湾。除使用陆基、空基和海基系统外,对地攻击巡航导弹也可以到达日本和关岛,为中国海军提供了又一种有限能力。中国部署巡航导弹时还计划与其他系统配合使用,包括用巡航导弹打击防空以及指挥和控制设施,后续进行空袭。

  美国已经对中国的巡航导弹能力做出了防御响应,但还需要更加关注这一问题,包括研发更有效的导弹防御、技术反制措施以及创新型的作战响应。尤其要注意可防御大量对地攻击巡航导弹的导弹防御,毕竟在“伊拉克自由行动”中美国在应对伊拉克先发制人性的少量对地攻击巡航导弹方面表现不佳,表明在应对这种威胁时存在不足。(知远/北风)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赵煜(实习生)、闫嘉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