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24小时滚动新闻

遗金满籝常作灾

■鲁闻恋

2014年10月22日03:15    来源:解放军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遗金满籝常作灾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籝常作灾”,是黄庭坚为朋友书斋的题诗。籝是盛放器物的竹笼子。意思是说,藏书万卷可以教化子孙,而遗金满篓常常会招致灾祸。这是诗人人生经验的总结,也应该是他目睹许多教训得出的深刻启示。

  给子孙教什么、留什么,是从古到今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在这道考题面前,许多家长往往不及格、过不了关。但历史上也不乏一些有识之士,他们对待“留什么”的见识和态度,很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诲。

  汉代的疏广,是皇太子的老师。他的儿子疏受,也是太子的伴读。有一天他对儿子说:“我听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现在我们宦成名立,不退,怕以后会后悔的。”于是上书请求退休,得允。皇帝念他父子教育辅助太子的功劳,加赐黄金20斤,皇太子另赠黄金50斤。

  如何使用这笔巨大的财富,乡邻与家人无不关心。疏广回到家乡后,每天卖金置酒,请族人、故旧、宾客相与娱乐。看这样一天天的下去,子孙们有点坐不住了。这时,一些与他要好的人劝他为子孙立业产。疏广听后,说了一番很有见地的话:“我岂老悖糊涂到不念子孙的地步!但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就算我没有什么教化子孙,也不愿意留财以增加他们的过失。”听了这番话,人们更加敬佩他的为人了。

  与皇帝一同平定天下、功称第一的丞相萧何,对给子孙“留什么”,则另有一番考虑。他病重时,将全部家财捐给国家以充军费。平时“置田宅,必居穷僻处,为家不治垣屋”。他说,后世如果贤良,他们就效法我的节俭;后世如果不贤,什么都不留,这样也免得被有权势的人家所劫夺。这番计较,可以说得上是“为之计长远”了。

  俗话说: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世上没有人能够靠吃祖宗的老本而长久的,也没有人能够给子孙遗留钱财而使其享用无穷的。留钱的,钱飞了;留房的,房倒了;留地的,地荒了;留位的,位变了。又岂止飞了、倒了、荒了、变了?这些上辈留下的财富,有的恰成为子孙后代奢靡怠惰、不思进取的“媒糵”,为他们从富贵显赫走向穷困潦倒提供了条件。

  世间唯德可以长久,唯德可以与功业俱成。唯有遗德于后,才能馨香长远。

  东汉有名的“四知太守”杨震,清廉自守,拒友人暮夜赠金。他贵为太守,却令子孙蔬食步行。故旧想为他置办产业,杨震坚决不肯。他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在杨震看来,给子孙留下清白的名誉和良好的门风,才是最厚重、最靠得住的遗产。

  最有意思的当数辛弃疾了。这位曾参与北伐的爱国志士,在福建安抚使任上时,向朝廷请求罢职归隐。他的儿子劝止他,辛弃疾专门写了首《最高楼》词责备儿子。小引云:“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

  词中写道:“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南方有谚曰:一口不能着两匙。辛弃疾用此谚,谓富贵无常,所需有限,日食两餐,夜睡三尺,没必要贪多求富。

  留产留财,既“损其志”,又“增其过”,为什么还会有人聚敛钱财为子孙留?清代学者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分析得颇为近情近理。

  他说:身为王臣,已离饥寒之苦,而渔猎不已,即使蠢愚到不能医治的人,又何至于这样呢!他们斥田庐、藏珠玉、饰第宅、侈婚嫁,润及子孙,姻亲族党艳称不绝,则相尚以迷,虽身受欧刀而忘之矣。妻妾子女环向以相索,始于献笑,中于垂泣,终则怨谪交加而无一日得安于其室。一行为吏,身为子孙之仆隶,驱使死辱而莫能逃。这些孱弱的人受到家庭内部的威逼,甚于国家宪章的制约,这也是够可悲而令人同情的了。

  王夫之的结论是:“天子而斤斤然以积聚贻子孙,则贫必在国;士大夫斤斤然以积聚贻子孙,则败必在家;庶人斤斤然以积聚贻子孙,则后世必饥寒以死。”远看历史,近看现实,镜鉴历历在目,值得高悬在每个人头上。

(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