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斧
古田会议纪念馆陈列的文物。 新华军网 王瑶 摄
新华网消息:这是一把普普通通的铁斧,黝黑粗涩的把柄,锈迹斑斑的斧面。然而,它却有“神奇”的经历。
今天,它静静地陈列在古田会议纪念馆,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1926年,共产党人郭滴人受上级党组织的委派,深入到龙岩后田进行秘密革命活动。他以“衍新小学”教师为公开职业,利用办夜校的机会,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传播革命火种,积极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夜校的这盏“明灯”,吸引了众多追求光明的青年农民,这其中就有夜校的唯一女学员张溪兜。
张溪兜原名叫张秋玉,1904年8月生于龙岩东肖一户贫困的贫农家庭,“床上添双脚要吃又要着”。由于家境艰难,父母无可奈何地将出生仅35天的小溪兜送给后田村的贫苦农户家当“等郎妹”,年幼的溪兜在苦水中泡大。
有一年的大年三十,养父母好不容易借了两块大洋,叫溪兜到地主陈水旺家籴米,想让家人吃个团圆饭,可是地主即说两块大洋不够他开仓费,硬是不卖,并把小溪兜赶出了大门。
夜校的启蒙学习,张溪兜如鱼得水,并坚定了为穷苦大众求解放的强烈愿望。在郭滴人的指导下,她加入了秘密农会,成为后田村的第一位女会员;1928年春,她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8年3月4日,在龙岩县委罗怀盛、郭滴人、邓子恢等领导下,震撼闽西的龙岩“后田暴动”爆发了,张溪兜和党支部书记陈锦辉率领群众一马当先地冲向豪绅地主的巢穴,与地主展开了面对面的斗争。
收缴、焚毁了田契借约,并宣布从此旧债不还,田租不交,田地归农民。
第二天,天还未亮,张溪兜又率领人群来到火星祠堂,她毅然奋力举起这把锋利的斧头。
斧起锁落,随着“咔嚓”一声,铁锁砸开了。
穷苦农民像潮水般涌进谷仓,把一筐筐金灿灿的谷子搬回家中。从此,张溪兜“一把斧头闹革命”的壮举传遍了闽西大地。(吴凤英)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