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素质全面的政治教员队伍,是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时代性和感召力的基础和关键。今年以来,总政直属单位自下而上开展“四会”优秀政治教员授课评比活动,不久前又组织各直属单位选拔推荐的优秀政治教员进行了一次集中授课评比观摩,提升了政治教员的能力素质和政治教育的质量效益。
1 从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到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魏源的《海国图志》,从马克思的经典文献,到党的创新理论……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政治部干事宋新夫引经据典,将一堂《以史为鉴——对当代军人献身强军实践的几点思考》的教育课讲出了满堂彩。
参加此次授课评比的政治教员告诉记者:“学得好才能讲得好,为了给官兵‘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他们着力提升政治理论素养,注重把文化、历史、法律、心理等方面的知识融入教育中,增加授课的理论层次和知识含量,通过讲深讲透大道理,激发官兵投身强军实践的巨大热情。
2 解放军军乐团一队政委曲云玉刚从第27集团军某团代职回来,就为全队官兵上了一堂《什么是“军味”“战味”》的教育课。课堂上,当讲到代职部队一位营长在某次演习期间父亲去世、女儿患病,却坚持完成演习任务的故事时,曲云玉拿出一把口风琴,深情地为默默奉献的基层官兵吹奏了一曲军歌,引起大家的强烈共鸣。
从让官兵跨进教室“门槛”到让思想进入官兵“心坎”,秘方之一就是通过真实可信的感人故事,架起一座直抵人心的情感桥梁。八一体育工作大队田径队副队长陈伟在开展关于理想信念的教育时,如数家珍地讲述了一代代运动员为国家争光、为军旗增辉的生动故事,让官兵在不知不觉中坚定了为军队体育工作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
3 “85年前的古田会议决议,就肯定了运用多种好方法讲授政治课,提出须站在同志的地位,用诚恳的态度说话。这一点我们今天依然不能忘记,因为政治教育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的。”这是参赛者的共识,也是他们的自觉追求。
解放军出版社政治部干事曹舒雅讲授《如何让学习成才之路越走越宽》一课时,没有一点居高临下的架子,而是像跟官兵谈心聊天一样,面对面交流,心与心沟通。军事博物馆管理处参谋王国辉讲授《“兵味儿”都去哪儿了》时,发动各个层次和年龄段的战士,讲自己心中的“兵味儿”是什么,谈怎样结合本职岗位锤炼“兵味儿”。整堂授课与其说是他在讲课,不如说是在组织官兵进行自我教育,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4 “教育要取得实效,就要奔着现实问题和活思想去。直属单位人员构成比较复杂,现实问题和活思想多种多样,政治教员要树立问题导向,点准穴位、敲准鼓点,不能关门备课。”
基于这一认识,直属单位政治教员分别针对“我只是一名普通军校学员,怎样把我的梦融入强军梦”“作为一名老干部单位的服务保障人员,离金戈铁马的作战部队较远,在伟大强军实践中能有作为吗”等现实问题解疑释惑、顺势引导,把教育开展到了官兵心里。
台上讲得好,源于台下作风实。为找准教育的靶子,这些政治教员深入到教学科研、文艺创演、体育比赛等任务现场,通过多种手段摸清了官兵思想动态。
持续开展的“四会”优秀政治教员授课评比观摩活动,使一批“优秀教案”“优秀课件”“最佳课堂”脱颖而出。目前,一个“四会”优秀政治教员人才方阵在总政直属单位初具规模,给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