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24小时滚动新闻

由《春夜喜雨》说人才培养

■陈建武 张 强

2014年11月18日05:13    来源:解放军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由《春夜喜雨》说人才培养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首杜甫的《春夜喜雨》许多人耳熟能详。细细品味这首诗,意境深远,哲理深刻。若把春雨润物和选人育人相联系,对部队人才培养工作进行深入思考,或能给我们带来几点有益启示。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折射出人才培养的根本态度。春天,万物生长,植物为成材育果积蓄精华,好雨似乎知时节,适时给以滋润,喻示着人才培养的两种科学态度:一是有主动“发生”的责任感。培养人才需要强化职责意识、主动作为,坚持先培养后使用、边使用边培养,这样才能使人才辈出、人兴业旺。二是有“知时节”的敏感性。人的成长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培养人才须根据内力变化,把准“时节”,取得最大合力。尤其是对刚起步的年轻官兵而言,如能育当其时、助其急需,则必会事半功倍、效用深远。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暗含着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不分对象先施滋润,这是雨的博爱能容之度。育人当能容人,容人之短且为之补短,是真育人。人才的成长也需要滋润的“土壤”。培养人才,需要积极改善学习条件、搭建展示平台、纯正用人风气、突出个人优长,营造影响人、熏陶人、教育人的好环境。同时,悄然入夜的细雨,静而不哗,柔而不弱,滴滴渗入地底,能给植物以至深呵护。育人亦是如此,惟有施宁静之气,如丝如缕,点点滴滴,锲而不舍,方能沁人心脾,养人心志。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描述了人才培养的必然过程。在黑与明之间,显示了人才培养要经历的过程:从“俱黑”看,是勇敢的摸索。人才培养需要我们在摸索中探求规律,根据不同人的不同特点因势利导,搭建平台,破除制约人才成长的瓶颈和障碍。从“独明”看,是韧性的坚持。人才培养是一项事关部队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周期长、见效慢,没有恒心、毅力和胸怀是不行的。只有坚持不懈地投入精力、持久耐力、强化定力,才能将“独明”燃成一片光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揭示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首先,雨润方有花开,两者是必然的因果。人才培养和事业发展也是这样,回报须先付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辛勤汗水终会浇灌出丰硕果实。再则,再温柔的细雨打在花上,也会有落红。群体的成长无法避免个体的淘汰,人才培养必须强化公平竞争意识,树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导向。最后,一枝独秀不是春,花重满城才会春意盎然。事业的发展不能寄托于某一个人的聪明才智,而需要集体的智慧。培养人才不是仅仅造就精英的个体,而重在培育推动事业发展的优秀团队。

(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