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评论:中国用武力收回失地的权利必须永远保留【3】

2014年12月12日10:17    来源:中国军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要求军队能打仗与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并不矛盾

中国第17批赴利维和部队共558名官兵,分2个梯队于当地时间11月19日开始部署利比里亚任务区。图为中国第17批维和部队进驻利比里亚。

用“单纯和平方式”应对国家安全困局是靠不住的

在应对区外反华势力的斗争中,必须克服单纯的政治外交手段,要多管齐下,多手并用,不能一讲和平就忘记战争,视和平方式居于绝对地位。倡导和平方式的同时,不放弃武力的准备和运用,和平解决与武力准备均是斗争手段,不加警惕的和平主义会使国家陷入危亡境地,没有斗争的和平则是表象的和平。斗争手段的运用必须服务于和平战略大局。在事关领土主权的问题上,如不坚持积极的军事斗争,一味地依靠政治和外交手段,不仅缺少威慑力,反而会愈加引发安全威胁的增加,甚至可能离我们所期望的和平目标背道而驰!

处理国家间利益争端,必须打破其心存侥幸的幻想心理。一味地妥协退让可能会给对方制造假象,甚至会激发他们的挑衅行为,造成误判,进而增大和平解决的阻力。致力于争端的和平解决,必须反对不加限制的任意让渡,不能让“无限退让论”有市场。不加限制的任意让渡会导致无原则的妥协和无条件的让步,最终损害的是国家和人民利益。必须坚决批判“经济至上”理论——现在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只要经济搞得好,国土多点少点没有太大关系,收复失地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现在和平合作是主流,一旦用兵会影响战略机遇期;和平解决是唯一选择,一旦用兵会影响百姓的正常生活。以上观点虽只是社会民众的个别看法,但不容忽视,长此以往,令人十分担忧。

用武力统统收回失地的权利必须永远保留。中国在捍卫国家领土主权问题的态度上,当年对台湾提出的“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权利”,不是妥协的退让,而是代表正义的形象和力量。早在1979年1月31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客人雷诺威时就指出,“我们力求用和平方式实现台湾回归祖国和完成祖国统一。问题是如果我们承诺我们根本不使用武力,那就等于将我们的双手捆缚起来,结果只会使台湾当局根本不同我们谈判和平统一。这反而只能导致最终用武力解决问题。”1984年10月22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强调:“我们始终没有放弃使用非和平方式的可能性,我们不能作这样的承诺。如果台湾当局永远不同我们谈判怎么办?难道我们能够放弃国家统一?当然绝不能轻易使用武力,因为我们的精力要花在经济建设上,统一问题晚一些无伤大局。但是不能排除使用武力。”并告诫说:“我们要记住这一点。这是一种战略考虑。”当年在解决南沙群岛问题上,邓小平指出:“一个办法是我们用武力统统把这些岛收回来;一个办法是把主权问题搁置起来,共同开发。”对于2014年5月菲律宾武装扣压中国渔船渔民一事,中方态度是“立即无条件放船放人,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而菲律宾方面不但没有“立即无条件放船放人”,反而对中国渔民进行非法的“审讯”,这意味着菲方不会无条件放船放人,没有理会中方的立场和严正声明。这里“采取进一步的措施”的内涵应包括:如对方是在中国领海内采取武力手段(向中国渔船开枪示警)逼停和扣压中国渔船渔民,实际上已打响了第一枪,已严重侵犯了中国的核心利益,触及了中国的“红线”,此时,中国已具备动武的理由。如果中国继续在加强武装巡视、保持忍耐的同时,菲方舰船仍有侵犯举动,则中国有必要采取武力驱赶或扣压等武装行为手段直接收回被占岛礁。

在关系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上,全体中国人民不会有任何妥协。中国政府严正声明,在核心利益问题上,中国人民将不惜一切代价捍卫主权与领土的绝对完整,捍卫国家的荣誉和尊严。不会因为谋求发展而在国家利益上无限忍让,也不会因为“韬光养晦”而无动于衷,更不会因为某些大国蠢蠢欲动而置之不顾。任何正义的力量都不是暴虐的力量,而没有力量的正义是软弱的正义。人类历史已反复证明了这个严酷的结论。正义不再软弱,世界才有和平!(卢胜君 周凡 稿件来源:国防参考)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赵煜(实习生)、闫嘉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