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战营盘” 如何对接战场

陶连鹏

2015年05月07日04:27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野战营盘” 如何对接战场

携带不便耗费运力,类型单一搭设繁杂——

  “野战营盘”难以适应快打快撤

  前不久的一个深夜,正在胶东某靶场野外驻训的第26集团军某旅一营,突然接到紧急转移命令。野营帐篷因构件繁杂撤收不便,影响了部队快速机动。

  “营里配发的班用帐篷仅支撑杆就有5大类40根,搭设和撤收都不方便,搭设需要6个人操作20多分钟,还需要清理出与帐篷相等地幅的平地。”营长宗磊告诉记者。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邻驻训的某侦察连配备了我军新型单兵帐篷,一拉、一折、一叠,不到两分钟特战队员就把帐篷装进背囊消失在黑夜中。

  “随着我军实战化训练深入推进,演训由过去的驻址训练向基地化训练、跨区训练转变,快打快撤成为常态,没有时间像过去那样按部就班安营扎寨,这对帐篷的轻便性和机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该集团军领导告诉记者,新的《陆军军事训练指导法》要求部队每年野外驻训时间不少于4个月,老式帐篷体大量重、携带困难、性能单一等缺点,已影响到部队快速机动和执行多样化任务。

  据了解,我军现役老式帐篷存在品种类型多、通用性不强,使用、管理、维修不便等问题。“由于部分单位应配发的宿营帐篷、卫生帐篷、修理帐篷、餐厅帐篷等没有按种类和数量配齐,每次大项任务保障只好在集团军范围内统筹调整使用。”集团军领导介绍说,有的旅团部分驻训官兵只能睡在运输车上或借住民房。而且配发的棉用帐篷夏季没有温控设备,冬季仅有暖风机和取暖炉,造成冬冷夏热,野营帐篷成了官兵想爱却爱不起来的“家”。

  自主革新完善功能,军民融合量身订制——

  自我改进满足野外驻训急需

  “全班就地休息,哨兵加强警戒!”今年4月,记者随某特战旅侦察分队在密林深处奔袭一天后,看到官兵借着夜色迅速进入隐蔽地域,每人撑开随身携带的新型单兵帐篷,打开睡袋就地宿营。副连长吴志辉告诉记者,能装在背囊里的单兵帐篷受到外训官兵青睐。

  据了解,该集团军单兵帐篷仅配发到侦察分队。这两年,他们着眼快速机动需要,自购了一批急需的单兵帐篷、轻型帐篷配发到部队。

  2014年9月,该集团军某旅到某基地驻训。是夜风大雨急,雨水不断渗漏进部队自购的单兵帐篷里,官兵被褥很快被打湿。上等兵刑亚洋说,这种市场上的帐篷是单层设计,虽然简单轻便,但防雨、防潮、防风等效果不好,难以满足野营需要。

  为了让帐篷适应战场需要,该集团军采取加装隔热网的方式降低夏季帐篷内温度,铺设防潮布保持帐篷内干燥,并积极与生产厂家联合攻关,着眼实战量身订做了部分野营帐篷以及睡袋、自动充气垫、防潮垫等配套战备物资,轻便耐用,向打通野营保障“最后一公里”推进了一步。

  便于携带利于战备,精细保障类型多样——

  野营帐篷如何跟上实战步伐

  演习夺魁,帐篷立功。

  去年夏天,该集团军炮兵旅执行跨区机动、实兵对抗演习任务,取得了6支参演部队中总评第一的好成绩,其中一顶帐篷功不可没——新配发的电磁屏蔽帐篷为指挥机构撑起“信息保护伞”,成功规避了“敌”侦察和干扰。

  “野营帐篷设计要与未来战场对接。”该旅旅长刘金华告诉记者,希望更多具有数码迷彩伪装和电磁防护等高科技防护功能的帐篷能早日配发部队。

  “野营帐篷不是普通的生活物资,而是重要的战备物资。”该集团军后勤部营房处助理员宋学武建议,把研究机构的新成果尽快转变为部队战备物资,尽快填补帐篷保障领域里的“空白”。如适合不同军兵种需求的新型单兵帐篷,区分不同区域及气候条件的高原专用帐篷、季节性帐篷,满足不同任务需求的侦察帐篷、警戒帐篷等,不能等到打起仗来再配发。

  “建议不断增强帐篷的通用性。”该集团军后勤部营房处处长秦廷辉说,野营帐篷应该携带搭设更便捷,提高零配件标准化、通用率,方便维护。

  “希望能有一种撑开能住、背起就走的‘背囊帐篷’。”某防空旅一级军士长于世忠说,美军从一战开始就将帐篷单兵化,实战中帐篷还可以当掩体顶棚使用。希望军用帐篷能借鉴国内外产品的优点,使其更能适应战场保障需要。

  上图:某旅官兵搭设单兵帐篷宿营。马 亮摄

  野营村来信

  希望帐篷跟上作战

  编辑部:

  4月下旬,记者来到正在川西高原驻训的第13集团军某团采访。谈起野营帐篷保障,官兵希望帐篷样式能随着作战任务变。

  在该团的一次演练中,派遣到10公里外雪山上的4名前方观察哨因为无法解决睡觉问题,晚上不得不撤回主阵地。目前的班用帐篷满足了基本住宿需求,但在地形复杂的山地和丛林地区运输搭设都不方便。

  该团团长蒋世志说,随着部队野外驻训时间跨度越来越长,跨区域、跨季节训练对野营帐篷提出了多种伪装要求,而一次携带大量不同型号的伪装网不太现实,希望能设计出兼容荒漠、丛林、雪地等多种环境下伪装效果的帐篷。

  “枪支入柜!”每天晚上训练结束,连队军械员都会招呼大家上交枪支统一保管,战斗装具都集中锁到一个帐篷里。官兵解释说,班用帐篷没有设计存放战斗装具的地方,枪支晚上必须集中入柜,战术背心、头盔等战斗装具也没有合适的存放之地。希望把战斗需求融入帐篷整体设计,增设战斗物资存放设施、夜间防偷袭预警系统。

  胡 靖 本报特约记者 彭小明

  野战睡具不可忽视

  编辑部:

  夜幕降临,车流涌动。4月26日,第54集团军某团在野外组织一场夜间实兵对抗演练,进攻“战斗”将在次日凌晨打响。

  战斗前数小时的休息格外重要。笔者看到,侦察班长王甫正在灌木丛中搭设单兵帐篷、实施伪装。

  “以往野外条件下的演训活动通常是提前选择好地点和时机,安营扎寨有充分的时间和物资保障。”营长唐世杰话锋一转,“近几年,部队执行远程机动、跨区演习等任务越来越频繁,‘动中睡’成为官兵面临的新难题。部队执行远程机动任务运输车上装满了物资器材,随车官兵只能在角落里打盹,睡眠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再比如,阴雨天、雪地里如何睡等问题也值得关注。”

  “希望野战睡具更加贴近实战。”官兵们提出了一些设想和期盼:背囊能否通过加长、折叠,改装成集睡袋、防潮垫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睡具?能否设计部队执行跨区任务时铁路输送、摩托化机动中所需的睡枕、睡袋等便携式睡具?八连连长南宏亮则建议,野战帐篷睡具应具备屏蔽内部热源防红外功能,提高战场隐蔽效果。

  张明明 本报特约通讯员 李连军

  后勤要变“先勤”

  ■高志文

  帐篷被称为部队的“野战营盘”。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的野营篇中指出,有一天使用帐篷或不使用帐篷,差别是很微小的,但是,要是在一年里不使用帐篷的情况重复两三百次,那么微小的差别就变成很大的差别。现代战争形态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帐篷在野营保障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代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打保障。近年来,外军研发出一系列新型帐篷,如重量轻展开快的新型防弹帐篷,一经浸湿即可变成坚固建筑物的“混凝土帆布”帐篷,以及能发电的“太阳能帐篷”等等。外军对帐篷的持续改进启示我们:作战样式催生保障方式,保障方式应该与作战样式动态适应、快速匹配,甚至要先行一步。比如,为满足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期间前线士兵对特殊装备的需求,2002年美国陆军创建了“快速装备部队”,打破传统复杂按部就班的装备采购程序,对战场特定紧急需求做出快速回应。截至2008年,他们共向前线交付包括野战帐篷在内的7.5万件急需单兵装备。

  经过多年发展,我军已形成独具特色的野营保障体系。但我们也要看到,有的野营器材在设计理念上还是基于满足生活保障所需,在实战功能上有待改进;有的新成果走向部队演兵场周期还比较长,难以满足部队演训急需;有的市场上已有成熟产品自己还在闭门研发,还没有迈出军民融合快速保障的步伐……这组来自野训场的稿件表达了官兵共同的期盼:后勤要变“先勤”——对战场变化和保障需求提前筹划、预先准备、快速反应,保得好、贴得紧,官兵挺进战场才能无忧。

(来源:解放军报)

图片聚焦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3.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4. 在新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5.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