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军队不生产谷物,但生产安全。如果说军队生产的产品是国家安全,那么军队院校的产品又是什么?显而易见——军事人才。既然有产品,就得有用户。军事人才的用户是谁?不言自明——部队、战场。如何确保产品的高质量?重中之重就是强化“用户意识”。军队院校学员毕业联合考核机制的建立,就是军事教育强化“用户意识”的具体体现。
“用户意识”强不强,首先看教育是否对接部队。着眼部队建设需要培养人才,是院校教育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军队院校只有确立服务部队的教育理念,构建适应部队的教学内容,创新贴近部队的教学模式,完善用户主导的考核模式,才能培养出受部队欢迎的人才。近年来,生长干部学员“水土不服”和指挥员“五个不会”的问题,说明一些院校生产的产品满足不了用户需求。为此,院校要根据“部队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来调整办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用部队需求促进教学改革。
强化“用户意识”,必须始终坚持聚焦实战。为战、教战、练战是军队院校的根本价值。院校教育要围绕实战搞教学,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一切从实战需要出发,打仗需要什么就教什么,仗怎么打就怎么教。近年来,随着全军部队实战化训练的深入推进,院校实战化教学也快速发展,校园内实战化氛围越来越浓厚,但离“走在前列”的要求还有差距。要把实战化的理念贯彻到办校治学的方方面面,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按照能打仗、打胜仗要求组织教学活动。
“用户意识”要产生实效,还要做到面向未来。对于军队院校而言,部队、战场是其固定的用户,但用户的需求在变化。如果军事教育因循守旧,一本教案用几十年,就满足不了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变化的风向标,就是战争的发展趋势、制胜机理。为此,军队院校要坚持面向未来,正确判断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发展,把教育视野拓展到未来战场,紧跟世界新军事革命形势发展,以前瞻眼光、创新思维和超前举措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军军事斗争准备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作者单位:总参军训部)
(来源:解放军报)